首页 > 急诊科

感染性休克最佳治疗时机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染性休克最佳治疗时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休克的最佳治疗时机是尽早识别病情,并在黄金1小时内启动抗感染、补液和纠正脏器功能的综合治疗。这一急症进展迅速,早诊早治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率,应快速识别病因并介入治疗。
1、尽早识别感染源和病因
感染性休克通常由严重的感染引起,如败血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腹腔感染。早期症状常包括高热或低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一旦怀疑感染性休克,应立即通过血液培养、尿培养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源。明确感染源后可迅速针对性用药,如泌尿系统感染可能需要通过广谱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则需进行痰培养后选用对症药物。
2、快速实施补液复苏
感染性休克通常伴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低血容量状态,初期应快速补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推荐优先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进行快速输注,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和乳酸水平调整补液量。如果补液后仍无法维持血压稳定,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辅助治疗。
3、早期启动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
在补液的同时,应尽快启动抗感染治疗。抗生素应在1小时内尽早给予,推荐使用覆盖广泛且对可能病原菌有效的药物,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或万古霉素等。对于已经进展到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例如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可能需要透析支持或机械通气配合治疗。
感染性休克具有高致死率,治疗过程中需以早识别、早干预为核心。黄金1小时是关键窗口期,应抓住这一时间迅速启动抗感染、补液等治疗,避免器官进一步损伤。面对相关症状应立刻就医,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动脉痉挛怎么回事

眼动脉痉挛可能由眼部疲劳、情绪紧张、血管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调节、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缓解。 1、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光线不足或过强等因素会导致眼肌疲劳,进而引发眼动脉痉挛。建议每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进行远眺或闭目放松,避免用眼过度。 2、情绪紧张:焦虑、压力大等情绪波动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眼动脉痉挛。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情绪,保持心情平稳,有助于减少痉挛发生。 3、血管异常: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血管壁弹性下降可能增加眼动脉痉挛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就医检查,必要时通过药物治疗或血管扩张手术进行干预。 4、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容易引发眼动脉痉挛。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进行管理。 5、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弹性降低,血流受阻,进而诱发眼动脉痉挛。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血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苹果摄入,有助于减缓动脉硬化进程。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和抗氧化物质如蓝莓、坚果的食物,有助于保护眼部健康。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预防眼动脉痉挛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