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和肾脏损害。它不具传染性,通常与遗传、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某些外界刺激反应过度,从而引发血管炎症。
2、环境因素
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血管炎症。接触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食物过敏原(如海鲜、坚果)也可能诱发疾病。
3、生理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是过敏性紫癜的核心机制。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物质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受损,出现紫癜等症状。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患病。
4、病理表现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从轻到重不等。轻度表现为皮肤紫癜和关节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或肾脏损害。肾脏损害是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5、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严重病例。
- 饮食调整: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增强血管弹性。
- 生活方式改善: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过敏性紫癜虽然不传染,但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尤其是对于有肾脏损害风险的患者。如果出现皮肤紫癜、关节痛或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通过合理的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并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