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多发30~50岁吗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多发30~50岁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临床上,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年龄段,也就是30岁以后的患者,逐渐的会出现多囊肾的一些临床表现。这是因为患者肾脏上的囊肿有逐渐增大和逐渐增多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通过肾脏B超或者肾脏CT,就可以诊断多囊肾。当然,一般除了肾脏上面出现囊肿以外,肝脏也会出现多发囊肿,也会出现胰腺囊肿。另外,还会出现颅内动脉瘤以及心脏瓣膜疾病。如果有多囊肾病家族史的患者,30岁以后要定期的进行肾脏超声的检测,要查肾功能、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需要控制血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液透析临时置管位置

血液透析临时置管的位置主要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根据患者病情、血管条件和使用时间进行选择。这些部位通常用于短期透析,医疗团队会根据需求和适应症进行评估并确定最优方案。 1、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是血液透析临时置管最常用的位置,因其解剖位置便于插管操作且血流量充足。颈内静脉接近心脏,能提供较好的透析效率。相较其他部位,颈内静脉的感染率较低,使用期限可达3个月。通常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因为其解剖更直、穿刺更容易。置管过程中需在超声引导下操作,以提高安全性并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2、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是另一个比较常用的置管部位,尤其在颈内静脉条件不佳时使用。其优点是患者活动更加方便,局部美观性较好,但术中可能增加气胸及晚期血管狭窄的风险,因此需谨慎选择。通常建议在置管后加强抗感染管理,使用期限一般与颈内静脉类似,为数周至3个月。 3、股静脉 股静脉置管适用于既往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被广泛使用、暂时不可用的患者,或者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备选方案。虽然股静脉穿刺技术相对简单,但其感染率较高且易限制患者行动能力,往往作为短期使用或最后的解决方案。为降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控穿刺部位并保持创口清洁。 选择哪种置管位置取决于患者的总体身体状况、血管资源以及置管预期时间,但都需由专业医护团队完成操作,并保证定期维护与管理。若出现局部感染、血流不足或置管异常移动等问题,需及时与医生沟通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