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是肝脏被不同型号的病毒感染,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这些病毒通过饮食、血液、体液或母婴传播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影响肝脏功能。针对每种病毒的传播机制,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遗传因素的可能性
病毒性肝炎并非直接通过遗传引起,但部分人群因家族中存在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与病毒接触的机会更高。例如,有乙肝病毒携带的母亲在分娩时可能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对于乙肝阳性的孕妇,应在妊娠期间监测并进行阻断治疗,出生后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2、环境因素外部传播途径
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通过“粪口传播”引起,例如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摄入污染食物。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多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或母婴传播感染。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注射、共用针头、输注未筛查病毒的血液产品等会增加感染风险。保持饮食和饮水卫生、避免接触他人血液和体液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3、生理因素自身免疫功能
机体免疫力的强弱在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幼儿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者,更容易被病毒侵袭而发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分睡眠及适量运动提升免疫力,有助于降低罹患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4、外伤或医疗操作
手术、纹身或穿耳孔等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器材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可能导致病毒性肝炎的传播。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较高。在医疗或美容场所,选择正规机构并确保使用一次性器械。
5、病理特性病毒类型造成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肝炎病毒具有不同的特点。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常引起急性肝炎,症状可能是短暂的黄疸、恶心等,且治愈后不会发展为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则更容易导致慢性肝炎,特别是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对于丙型肝炎,近年来直杀病毒药物DAA药物的推广让治愈变为可能。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需要综合措施,包括提高个人卫生和健康意识、做好疫苗接种、避免高危行为、定期体检和早发现早治疗等。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并维持肝脏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核心抗体高好不好

乙肝核心抗体高并不能单独说明好或不好,它可能代表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也可能提示病毒仍存在,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建议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病毒DNA等参数,明确健康状态。 1、乙肝核心抗体是什么及为何会升高 乙肝核心抗体是一种针对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的特异性抗体,通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产生并伴随终生。当检测发现乙肝核心抗体升高,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①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此时可能已产生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②慢性感染或病毒携带状态,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和病毒DNA;③偶尔可能是检测假阳性,需要复查确认。核心抗体仅能说明感染史,不能确定当前病毒是否依然活跃。 2、如何进一步评估乙肝核心抗体高的意义 乙肝核心抗体的临床意义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判断:①乙肝表面抗原:如果为阳性,则提示当前仍有乙肝病毒感染;②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为阳性,则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已具备保护性免疫;③乙肝病毒DNA:可直观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如果表面抗原和病毒DNA均呈阴性,且表面抗体阳性,则通常不用担心,说明感染已过去且具备免疫力。 3、核心抗体高可能需要的治疗或健康管理方法 针对特殊情况,也需要根据检测组合采取适当措施:①若表面抗原阳性并有病毒复制,可选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②如果为病毒携带状态但无肝损伤,可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超声检查监测即可;③如既往感染后恢复,无需额外处理,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体检即可。平时可通过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方式维持免疫力,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肝脏损伤。 乙肝核心抗体高并非绝对不良信号,但需结合更多检测结果科学评估。面对检查异常时,应积极咨询切勿擅自猜测或忽视后续复查,从而避免健康隐患。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