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得了狂犬病会怎么样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狂犬病会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必须在暴露后尽快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清洗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等类似感冒的表现,随后可能出现恐水、怕风、肌肉痉挛等严重症状。
1、狂犬病的主要症状与病理进展: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也可能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取决于咬伤部位、病毒量以及受害者的免疫力。早期多表现为轻微发烧、乏力、疲惫、头痛等症状,咬伤部位可能有麻木或刺痛感。进入神经系统后症状迅速加重,包括明显的恐水、喉部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暴躁、攻击性行为和高度焦虑等,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2、感染途径与高危因素:
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比如被狗、猫、蝙蝠等咬伤、抓伤,或者唾液接触到破损的皮肤或黏膜。高危因素包括与流浪动物接触、未接种疫苗、处理染疫动物等。
3、应对方法及治疗措施:
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救治,预防是关键。如果被动物咬伤,应马上采取以下措施:
清洗伤口: 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接种疫苗: 在医生指导下,按照暴露级别接种狂犬疫苗,有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医疗评估: 及时就医,请专业医生判断是否进一步处理。
4、狂犬病的预防:
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式是避免被咬和早期免疫:
避免接触陌生的动物,尤其是流浪动物。
饲养宠物要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如长期从事高风险职业例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可优先接种预防性疫苗。
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但其完全可通过早期暴露后预防措施避免发作。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应第一时间遵循科学的处理方式,并及早就医接种疫苗,以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安全,防止病情发展至不可挽回的地步。预防始终优于治疗,远离高风险行为和及时接种疫苗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可能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和hpv的区别

艾滋病HIV感染和HPV感染都由病毒引起,但二者在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及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HIV主要影响免疫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而HPV则主要感染皮肤和黏膜,可能导致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等病变。及时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病因及病毒类型: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会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随着免疫系统的削弱,人体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及肿瘤的侵袭。HPV则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已知有100多种亚型,根据其致癌风险分为低危型主要引起皮肤疣及尖锐湿疣和高危型可能诱发宫颈癌、肛门癌等。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病毒类型,作用机制和后果也有很大不同。 2传播途径: 艾滋病和HPV均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HIV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具或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尤其是生殖器部位的摩擦,甚至间接接触如污染物也可能导致感染。加强卫生习惯和性行为规范是有效预防的重要环节。 3症状表现与健康后果: HIV感染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免疫系统逐渐受损,患者会患上反复或严重的感染,如肺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病。晚期发展为艾滋病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相比之下,大多数HPV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低危型HPV可能引发尖锐湿疣等外在表现,而高危型HPV如果持续感染,则可能导致癌前病变甚至恶性肿瘤如宫颈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需定期筛查。 4治疗与预防: 艾滋病尚无治愈方法,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程进展。典型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和奈韦拉平等。为了预防HIV感染,应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针具,并使用安全套及预暴露预防药物PrEP。 HPV多数感染会自行清除,持续感染者可采取物理治疗如冷冻疗法或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宫颈癌等病变可通过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控制。接种HPV疫苗是预防高危型与低危型HPV的有效措施,建议在开始性行为之前接种。 艾滋病和HPV虽然都有病毒传播的性质,但在发病机理、传播方式及健康影响等方面有本质不同。积极预防、早期检测并遵医嘱进行干预,是远离病毒感染及其后果的关键。针对个人健康需要,可定期进行专科筛查,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获取安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