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新生儿发热和发烧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发热和发烧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郑志峰
郑志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发热和发烧是一样的,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对同一症状的不同描述,发热属于医学专用术语,发烧是人们对于发热常用的一种通俗的说法。无论是发热还是发烧,指的是体温超过了正常的体温范围。临床上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来测量腋温,正常温度在36.0℃~37.0℃之间,超过37.0℃就认为宝宝存在发热的情况。肛温正常范围是36.5℃~37.7℃,当体温出超过了37.7℃就认为发热,当出现发热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寻找病因进行治疗。新生儿发热一般是存在了感染,由于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死亡率比较高,发热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症状,最好是可以住院治疗更放心一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先天性上腭裂怎么治

新生儿先天性上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进行修复,并在术后结合营养支持、语言训练以及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治疗措施,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功能和生活质量。具体治疗包括手术修复、营养改善和康复干预等多个方面。 1、手术治疗是关键手段 先天性上腭裂是由于新生儿发育过程中腭部融合障碍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复。手术一般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腭裂修补,通常在6-12个月龄时完成,以修复裂隙并帮助恢复正常吞咽和发音功能。目前常见的修补方法有: 腭部直接修复术:针对裂缝较窄的病例,通过缝合裂隙完成修复。 二期腭裂修复术:对于裂缝较大或结构较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分两次进行修复。 腭咽成形术:用于治疗腭裂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调整软腭长度实现正常发音。 手术后需要注意清洁口腔、防止感染,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饮食优化。 2、营养支持与喂养改进 新生儿上腭裂常导致进食困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这时需要特别关注喂养方式和营养补充: 专用喂养器具:选择带有特殊奶嘴或喂管的奶瓶,帮助新生儿顺利进食。 调整喂养姿势:喂养时将孩子取直立或半直立姿势,以减少奶液进入鼻腔的风险。 营养补充:配合医生建议添加高营养奶粉或辅食,促进身体恢复。 3、术后康复干预是治疗的重要组成 康复训练对术后恢复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语言训练:手术完成后,可能需要口腔语言治疗师的帮助,进行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心理干预:上腭裂对家庭和患儿心理健康均可能造成影响,家属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 牙颌矫正:某些上腭裂患儿会出现牙齿畸形,需要在2岁以后开始接受矫正治疗,改善咬合和面部发育。 手术治疗、营养改善与综合康复齐头并进,是解决新生儿先天性上腭裂问题的核心方法。早期科学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生理功能,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家长应密切配合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照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