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耳后有个小鼓包通常是由于耳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或感染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常见现象,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就医。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如发热、疼痛或鼓包持续增大等,若有异常应尽快就医。
1、耳后淋巴结肿大
耳后的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身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淋巴结可能会因参与免疫反应而肿大。例如感冒、中耳炎、头皮发炎甚至口腔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耳后淋巴结的短期增大。通常情况下这种肿大是无痛的,且随着感染的好转会逐渐消退。家长需要观察宝宝近期是否有感染症状,比如喉咙发炎、流鼻涕等。如果鼓包在一到两周内不变小或伴随发热、疼痛,应及时带宝宝检查。
2、皮脂腺囊肿或脂肪瘤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由毛囊或皮脂腺堵塞引起的皮下囊肿,常表现为一个柔软、无痛的鼓包。如果宝宝皮肤未见红肿且无其他不适,通常不需要立即处理,但要避免用力挤压或刺激,以免引发感染。另有一种可能是脂肪瘤,它通常质地较软,生长速度缓慢,家长可以定期密切观察,如果发现迅速增大或其他异常,可以咨询医生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3、感染引发的脓肿
若宝宝耳后鼓包伴随明显的红肿、发热且按压有疼痛感,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形成皮下脓肿。脓肿常见于皮肤破损、抓挠后感染所致,且有向周边组织扩散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自行挤压鼓包,而应尽快带宝宝就医。治疗方式通常包括局部抗感染治疗,如碘伏消毒,较严重者可能需要切开引流脓液,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其他少见原因
某些较为少见的疾病也可能导致耳后鼓包,例如耳后腮腺炎如流行性腮腺炎会造成耳后和下颌部区域的肿大,通常伴随明显的发热、不适感。如果家长怀疑是这种情况,应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确诊。猫抓病、结核性淋巴结炎等特殊感染也会引起耳后淋巴结的持续肿大,需要进一步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宝宝耳后鼓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建议家长观察宝宝的整体状况,若发现鼓包持续增大、伴随发热或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明确原因并接受专业治疗,以保障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