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脊柱侧弯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自身体态习惯、外伤以及某些疾病有关,了解原因有助于预防及早发现,必要时需要积极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脊柱侧弯病例与遗传有关,尤其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研究发现,如果家族成员有类似情况,后代患病的风险会增加。基因可能影响椎骨发育、神经肌肉功能等。如果家族有类似病史,建议从儿童时期就关注脊柱发育情况,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异常。
2、环境因素
久坐、姿势不良、背负重物不当,都会对骨骼造成慢性压力,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容易因长期侧重书包、桌椅高度不适等影响脊柱正常发育。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双肩平衡负重书包,减少以上风险。
3、自身体态习惯
体态习惯不良如长期弯腰驼背、单侧站立、习惯性偏头或过度劳累,会导致肌肉力失衡,影响脊柱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核心肌群训练、加强左右两侧肌肉协调性等改善体态习惯,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4、外伤
急性外伤如脊柱骨折或椎间盘损伤可能导致椎骨错位继而引发侧弯。某些长期慢性损伤,如先天性发育畸形,常表现为椎骨不规则发育。此类需要定期X光或核磁检查,根据程度选择支具或手术治疗。
5、病理原因
某些疾病如神经肌肉性疾病脑瘫、肌肉营养不良、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感染因素可能导致脊柱侧弯。医生通常会通过抗感染药物、病理控制等治疗达到改善效果。
若发现肩膀高低不平、骨盆两侧不对称、脊柱呈“S”或“C”形弯曲,应尽早就医,让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确诊,根据严重程度采取支具矫正、运动康复或手术矫正等治疗。
脊柱侧弯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应从遗传、习惯、体态等方面注重早期防范。如果已有明显症状,一定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及脊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