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视网膜浅脱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眼科疾病,可通过药物、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方法进行干预,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伤。
1、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发现的轻微视网膜浅脱,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干预手段。可使用的药物包括:
眼部高渗溶液:用于缓解视网膜周围的炎症或水肿,有助于改善视网膜的复位条件。
视网膜营养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促进视网膜修复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视功能。
药物疗法通常不能单独治愈,需要搭配其他疗法使用。
2、激光治疗
对于仍然部分黏附的视网膜浅脱,激光光凝术是较为常用的微创干预方法。
激光通过聚焦在视网膜破裂周围,使局部组织凝固并形成瘢痕,起到封闭裂孔、防止脱落进一步扩展的作用。
对轻度浅脱患者,此方法效果较好且操作简便,通常门诊即可完成。术后需避免用眼疲劳,并定期复查确认修复效果。
3、手术修复
对于激光无法控制或视网膜浅脱范围较大的案例,手术是必要的选择。常见手术方式包括:
视网膜巩膜扣带术:在眼球外表面用硅胶物辅助,加压视网膜复位,适用于裂孔不严重的浅脱患者。
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牵拉,清除病变部位,同时注入气体或硅油帮助视网膜恢复正常位置,适合多重病因导致的复杂浅脱。
气体注入术:通过注射惰性气体,利用其压力将视网膜压回原位,需配合特定的头位以维持复位效果。
治疗视网膜浅脱时的选择取决于脱离范围、破裂位置及病因等因素,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失明风险。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暗影遮挡等症状,建议立刻就医检查。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防控近视和定期检查眼底,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