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血便,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早就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适当补水,严重时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或住院管理。
1症状表现
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腹泻,尤其是小量但频繁的排便,伴有黏液、脓液或血液;患者常有剧烈的腹痛或里急后重感排便困难但有强烈欲望;部分患者可能有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全身虚弱的症状。根据病因不同,痢疾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细菌性痢疾发病急,伴随明显的发热和血便,而阿米巴性痢疾症状通常较轻,但久治不愈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肠穿孔或肝脓肿。
2药物治疗
当确诊为细菌性痢疾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细菌种类选择抗生素治疗,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或黄连素等。阿米巴性痢疾则主要应用抗阿米巴药物如甲硝唑或替硝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口服药还是静脉输液。需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这可能会掩盖症状并延误治疗。
3液体补充及饮食调整
痢疾患者因大量腹泻易导致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ORS,严重脱水时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或蒸土豆,避免乳制品、高油脂、辛辣及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肠道刺激。
4预防与护理
痢疾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重要的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避免生食、饮用开水和彻底清洗蔬果。患者使用的物品如餐具、毛巾须与家人分开使用并定时消毒。应多关注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避免接触痢疾患者的分泌物。
早期发现并治疗痢疾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患者如出现持续血便、脱水或其他严重症状,请尽快就医并遵从医嘱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卫生习惯,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预防胜于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为什么经常发烧

婴儿经常发烧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未成熟或生理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原因有关,需要家长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或及时就医,包括观察症状、控制体温和寻找发烧根本原因。 1、感染是婴儿发烧的主要原因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细菌感染如喉炎、中耳炎或胃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都可能导致发烧。普通病毒性感染引发的发烧多为暂时性,可通过适当补充液体、安抚婴儿和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但如果发烧伴随咳嗽、腹泻、严重嗜睡、皮疹等症状,应警惕严重感染如肺炎或脑膜炎,必须立即带孩子就医。 2、生理调节功能未完善导致体温波动 婴儿的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外界因素如穿衣过厚或室温过高可能导致发烧。这类非病理性原因一般表现为体温轻微升高,但精神状态正常,调整环境条件或给宝宝适当减衣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家长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下和腹股沟,辅助降温,避免冰敷或酒精擦拭,以防对婴儿皮肤或血管造成刺激。 3、接种疫苗后可能引起发烧 某些疫苗,如百白破、麻风腮联合疫苗,在接种后可能引发短暂性发热,这是免疫系统对疫苗成分的正常反应。一般这种发热多在48小时内缓解,可用适量退热药如布洛芬缓解不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发热时间超出预期,或发热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咨询儿科 4、其他病理因素的可能性 少见情况下,婴儿发烧可能与患有免疫缺陷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或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有关。如果发烧持续超过3天且找不到明显感染迹象,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罕见病因。 婴儿出现发烧,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先评估体温水平和婴儿的精神状态,按需采取降温措施并尽快明确病因。如果发烧持续高于38.5℃超过48小时,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处理,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