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肝指标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等。这些指标帮助评估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及疾病状态。
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其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如肝炎、脂肪肝等。谷草转氨酶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心脏、肌肉等组织,其升高可能与肝脏、心脏或肌肉疾病有关。治疗上,针对肝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脂肪肝可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改善。
2、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用于评估胆汁排泄功能。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胆道梗阻相关,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有关。治疗上,胆道梗阻可通过手术解除,如胆管支架植入;溶血性疾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3、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是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与胆道疾病、骨骼疾病相关,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上,酒精性肝病需戒酒,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相关药物并保肝治疗。
4、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球蛋白升高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治疗上,慢性肝病需综合治疗,如抗病毒、保肝;营养不良需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牛奶。
肝指标检查各项化验指标全面反映肝脏功能状态,通过针对性治疗可改善肝脏健康。定期检查、早期干预是预防肝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