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通常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是正常的,但长牙的时间差异较大,有的宝宝可能4个月就开始长牙,也有的到12个月才出现第一颗牙。只要宝宝的牙齿在12个月内萌出且没有异常表现,基本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2个月仍未长牙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咨询
1、正常的长牙时间范围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乳牙的萌出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下颌中切牙两颗下门牙:6-10个月。
上颌中切牙两颗上门牙:8-12个月。
上颌侧切牙两颗上侧牙:9-13个月。
下颌侧切牙两颗下侧牙:10-16个月。
有些宝宝早在4个月就开始长牙,通常与遗传、营养状况以及生理发育节奏有关,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宝宝12个月后仍未出现第一颗乳牙,建议进行专业检查。
2、宝宝长牙较晚的原因
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在婴儿期长牙较晚,宝宝也有可能存在类似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遗传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营养不良: 缺乏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元素会影响乳牙的萌出时间。可以通过宝宝辅食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蛋、奶制品等,同时保证适量的户外活动,帮助阳光中的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
健康因素: 某些疾病,例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发育迟缓等,也可能导致长牙较晚。如果伴随其他生长发育的异常表现,需要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3、长牙期间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宝宝长牙期间可能出现流口水增多、啃咬物品、轻微发热或烦躁不安的现象,这是牙齿萌出的正常反应,可以尝试以下护理措施:
为宝宝准备牙胶或冷毛巾啃咬,舒缓牙龈的不适。
注意清洁口腔,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龈。
如果宝宝出现高热、严重不适等,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问题。
宝宝长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只要牙齿萌出的时间在合理范围且健康发育,个体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有超过预期时间未见牙齿萌出或伴有发育异常,建议咨询儿科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