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戊型肝炎确实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戊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尿液和粪便中,通过污染食物和水源进入人的消化道,引发感染。由于戊肝病毒在体外的存活能力有限,一般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若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可能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对于免疫系统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戊肝感染后可能症状加重,甚至发展为重型肝炎。预防的重点在于加强食品和个人卫生,尤其要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动物源性食品。
1.传播途径: 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其中水源污染较为常见,因此饮用水应进行严格的净化和消毒。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2.易感人群及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戊肝病毒后,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是因为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抵抗力较低,容易导致病毒的大量复制和组织损伤,从而引发重型肝炎。
3.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食品和个人卫生是预防戊肝的关键。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源性食品,如生海鲜或未彻底煮熟的肉类。医疗机构必须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以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对于旅行者,尽量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饮用水和食物。
戊肝对公共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提高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标准是减少戊肝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面对现有的医疗挑战,医疗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都需要增强防范意识,规范处理医疗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对于有症状或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测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播病毒。这样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为社会的整体健康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