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会不会引起肺炎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会不会引起肺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一个感冒类型之一,往往是由各种细菌侵入上呼吸道后,引起患者出现有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乏力,还有四肢酸痛,以及患者有咽喉疼痛以及咳嗽,甚至有不同程度的鼻塞等临床症状发生。针对细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病变因为病情比较严重,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因为病情向下蔓延,侵入到肺部,会引起肺炎,这也是非常多见的。因此在临床上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急性期时,要及时给予抗感染以及用点清咽利喉药物和退热等对症治疗,通常能够将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周围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因外周神经、呼吸肌或胸廓异常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表现为二氧化碳潴留和氧气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神经损伤、肌肉疾病及胸廓变形,治疗可从病因治疗、药物干预及辅助通气方面展开。 1、原因分析 1、神经损伤:损害到控制呼吸肌的外周神经是周围性呼吸衰竭的重要病因。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或多发性神经病会使支配膈肌、肋间肌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肌无力。 2、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导致的呼吸肌无力,使吸气和呼气的有效性下降,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3、胸廓变形:严重的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会造成胸廓活动受限,使得肺的扩张受阻,导致换气能力下降,逐渐发展成呼吸衰竭。 2、治疗手段 1、病因治疗:针对神经损伤或肌肉疾病,可以采用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案。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通常可选择高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法。 2、药物干预:为改善呼吸功能,可使用支气管扩张药、黏液溶解剂等方式缓解症状。对于慢性病患者,应同时注重抗生素预防感染。 3、辅助通气:对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选择无创正压通气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或有创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提高氧合水平,减轻呼吸肌负担。 周围性呼吸衰竭是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尽早就医。日常注意改善营养、锻炼呼吸肌以及避免环境风险,也能有效预防病情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