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如果得了内分泌失调,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症状和体症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通常对于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功能亢进,以抑制消减为原则,还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内分泌造成的瘤或者是用药物抑制激素的分泌和合成。对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失调,原则是补充不足,包括补充生理剂量的激素,还有器官的移植。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分泌失调,首先要从饮食上控制,食物应该是多种多变化的,搭配合理的,多食用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的食物,烹调的时候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获取更多的不饱和的脂肪酸。还有要保持大小便和汗液的通畅,让机体产生的一切废物和毒素,有通畅的排泄通道,还有要做到劳逸结合,尤其要节制夜生活,避免惊恐,暴怒还有过度悲伤等一切不良的刺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灸内分泌失调的方法

艾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来改善内分泌失调,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穴、三阴交和足三里,需结合个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案。艾灸是辅助调理手段,持之以恒效果更佳,同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更能达到理想效果。 1、艾灸适用的穴位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以下三处: ① 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约三指宽处。此穴位是补肾益气的重要穴位,可调节内分泌功能,对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有辅助作用。 ②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尖上约三寸处。此穴位联通肝、脾、肾三经,具有调肝理气、益气养血的功效,对于缓解疲劳、情绪波动以及调节内分泌失调症状效果显著。 ③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下方,四指宽处。艾灸此穴可增强免疫力,调节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气血不足问题,从而促进激素平衡。 2、艾灸的方法与频率 艾灸操作简单,但需严格遵循方法与频率。 ① 使用艾条悬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温热为宜,每次10-15分钟,每个穴位最多施灸20分钟。如果皮肤感觉过热,应调整距离。 ② 每周施灸3-5次:建议结合症状调节,长期坚持能够促进内分泌功能恢复。但艾灸不宜过频,以免伤及气血。 3、艾灸辅助措施 艾灸作为一种物理疗法,需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①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蛋、坚果等,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注意合理饮食规律。 ② 心理调节:缓解压力、保证良好作息,适当做瑜伽或散步,可以有效稳定激素分泌。 ③ 避免寒湿:女性尤其需要注意身体保暖,避免过度熬夜,让身体保持温暖柔和的状态。 除了艾灸,自觉症状明显或疗效未见改善者,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中医辨证诊治或结合西医检查找到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艾灸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但不应忽略整体健康的综合管理和专业医疗支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