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37.9度不算高热,但已接近发热的临界值,应留意身体其它症状,如持续升温、疲劳、咳嗽等,必要时及时就医。发热多与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等有关,需综合判断原因。以下为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原因分析:感染导致的体温升高
感染是临时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包括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肺炎或胃肠道感染。人体对致病微生物作出免疫反应,会使体温升高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若体温仅止于37.9摄氏度,同时无明显不适,可先自行观察1-2天。建议适当休息、多喝温水,并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冷、咳嗽、喉咙痛等其他感染迹象。
2、原因分析:环境或生理因素引起的温度波动
过度保暖或剧烈运动后短时间体温升高也是常见现象,不属于病理状态。体温在早晚也会有一定波动,接近37.9°C也算正常范围。不必过分紧张,但需要确认是否外部环境因素所致,例如及时脱掉过多衣物、为身体降温并再次测量,如果恢复正常体温则无需特别处理。
3、原因分析:炎症或慢性疾病的前兆
长期低烧37.5°C-38°C,可能预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异常,例如结核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慢性疾病。此类情况下,发热可能难以自行退去,需尽早咨询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寻找潜在病因。
4、如何缓解:家庭护理与药物使用
如体温持续不退,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不适:
适当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补充水分,避免体温升高使身体脱水。
如果发热引发不适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切勿盲目用药。
如果体温超过38°C,应尽快寻求医生帮助确认是否存在严重感染、内科性疾病等潜在问题,也应避免延误确诊的时间。
若体温仍稳定在37.9°C且无其他症状,可先进行身体观察并加强日常护理。若同时伴随其他不适感或体温持续升高,请务必及时就医,确保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