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抗生素不能滥用,因为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正常菌群失衡以及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和疾病恶化等问题。正确使用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服用。
1、诱发细菌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细菌接触到抗生素时,部分可能因突变或其他机制生存下来并变得“更强”。随着时间推移,耐药细菌逐渐增多,导致常规抗生素对感染的治疗效果变差甚至失效。耐药性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更强效或更昂贵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面临更高的治疗风险。未经医生处方服用、擅自增加剂量或缩短疗程都可能增加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几率。
2、破坏身体正常菌群平衡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有益菌、共生菌群,如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抗生素不仅会杀死致病菌,还可能误伤这些“好细菌”。菌群失衡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或继发性感染。例如,滥用抗生素可能增加念珠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等疾病的风险。
3、引发不必要副作用
抗生素服用不当可能带来多种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到过敏性休克、肝肾损伤、恶心呕吐等。某些人群如儿童、孕妇及老年人对抗生素更为敏感,滥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错误使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感染例如病毒性感冒不会缩短病程,反而可能延误更合适的治疗。
4、无针对性使用会延误病情
有些患者误认为“感冒发烧了就吃抗生素”。实际上,多数感冒、咽喉痛等由病毒导致,抗生素对病毒毫无作用。盲目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真正的症状,掩盖感染类型,从而错过及时诊治的机会。比如,病毒性疾病因延误而演变成细菌合并感染时,治疗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措施。
正确使用抗生素需在有明确指征、医生诊断和处方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和服用。如症状异常或吃药后不适,应立即就医。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威胁个人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深远影响,人人都有责任科学理性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