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为什么抗生素不能滥用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抗生素不能滥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洁
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抗生素不能滥用,因为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正常菌群失衡以及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和疾病恶化等问题。正确使用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服用。
1、诱发细菌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细菌接触到抗生素时,部分可能因突变或其他机制生存下来并变得“更强”。随着时间推移,耐药细菌逐渐增多,导致常规抗生素对感染的治疗效果变差甚至失效。耐药性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更强效或更昂贵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面临更高的治疗风险。未经医生处方服用、擅自增加剂量或缩短疗程都可能增加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几率。
2、破坏身体正常菌群平衡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有益菌、共生菌群,如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抗生素不仅会杀死致病菌,还可能误伤这些“好细菌”。菌群失衡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或继发性感染。例如,滥用抗生素可能增加念珠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等疾病的风险。
3、引发不必要副作用
抗生素服用不当可能带来多种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到过敏性休克、肝肾损伤、恶心呕吐等。某些人群如儿童、孕妇及老年人对抗生素更为敏感,滥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错误使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感染例如病毒性感冒不会缩短病程,反而可能延误更合适的治疗。
4、无针对性使用会延误病情
有些患者误认为“感冒发烧了就吃抗生素”。实际上,多数感冒、咽喉痛等由病毒导致,抗生素对病毒毫无作用。盲目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真正的症状,掩盖感染类型,从而错过及时诊治的机会。比如,病毒性疾病因延误而演变成细菌合并感染时,治疗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措施。
正确使用抗生素需在有明确指征、医生诊断和处方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和服用。如症状异常或吃药后不适,应立即就医。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威胁个人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深远影响,人人都有责任科学理性地使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需要从减少过敏源暴露、规范化药物管理以及加强呼吸功能训练三个方面入手,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并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1、减少过敏源暴露 小儿支气管哮喘通常由过敏或环境诱发因素引起,因此减少过敏源是护理的重要内容。例如: 清洁环境: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室内灰尘累积,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床单和窗帘。 避免过敏食品和物品:父母需留意孩子是否对某些食品如海鲜、坚果等或宠物如猫、狗过敏,并加以规避。 控制空气质量:避免在室内吸烟,减少接触雾霾等恶劣空气条件。当空气质量差时,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 2、规范化药物管理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需要合理的药物管理来控制病情。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以下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这是预防哮喘的主要药物,可减少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急性哮喘症状,改善气道收缩导致的呼吸困难。 抗过敏药物:如孟鲁司特,有助于降低气道对过敏原的反应。 用药过程中,基于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并定期复查,确保无副作用发生。 3、加强呼吸功能训练 哮喘患儿常需建立良好的呼吸锻炼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增强肺功能,还能有效预防病情复发。 吹气球:鼓励孩子每天吹气球或进行吹泡泡游戏,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深呼吸训练:通过腹式呼吸或缓慢吸气和呼气,学习缓解焦虑和急性发作时的气促感。 适度运动:哮喘并不意味着拒绝运动,家长可以选择无诱发性如游泳等低刺激运动来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环境因素和运动量适宜。 科学护理和干预能显著减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至医院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并关注孩子的环境及生活细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