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在婴儿早期自然闭合,但若未能自愈,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进行修复。针对病情,应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为什么会自愈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胎儿时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血管通道未能在出生后自然闭合。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肺部开始发挥功能,动脉导管通常会在数小时到几天内闭合。不过,部分婴幼儿可能会因早产、感染、低体重或遗传因素导致闭合失败。这种情况下,小型未闭的导管可能在数个月内靠身体自身调节闭合,一部分轻微病例确实可以自愈。
2、动脉导管未闭如果无法自愈怎么办
对于未能自然闭合的动脉导管,通常需通过医学干预纠正: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病例,特别是早产儿。常用药物包括静脉注射吲哚美辛或布洛芬,这些药物能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进导管闭合。
介入封堵:适用于中型或大型未闭导管。经股动脉置入特殊封堵器,精准封闭动脉导管,创伤较小,恢复快。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或伴有复杂心脏结构异常的未闭导管,可通过开放式手术进行修复,通常在婴幼儿期完成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3、日常注意事项和预后
对于诊断为小型导管未闭的儿童,父母需密切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定期复查了解导管闭合状态。如果孩子急性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急促或反复肺炎,需尽快就医干预。及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活动能力与正常人无异。
动脉导管未闭的一部分病例可以自然闭合,但需密切随访并在必要时进行医学干预。如果怀疑存在相关症状,应尽早接受专业检查与治疗。健康管理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家长需充分配合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