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尿检白细胞酯酶1十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检白细胞酯酶1十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廖张元
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尿检白细胞酯酶1+提示尿液中存在白细胞,通常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个信号,例如尿路感染、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具体原因可能与感染、外伤、肾脏疾病或生理因素如饮水少有关。进一步确诊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如果伴随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1、感染因素
尿检中白细胞酯酶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特别是尿路感染。这通常是由于外界细菌例如大肠杆菌通过尿道上行至膀胱,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增多。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此类感染。
建议:
医疗处理可选择抗生素治疗,如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等,使用前需进行药敏测试。
日常维持足够的饮水量,每天1.5-2升,有助于尿量增加,促进病菌冲刷排出。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卫生的厕所环境和憋尿习惯。
2、外伤或机械刺激
外界的机械刺激,例如放置导尿管、尿路结石刮伤尿道黏膜,也可能导致白细胞渗入尿液。这类情况常见于术后患者或患有尿路结石者,可能伴随血尿或排尿疼痛。
建议:
针对导尿管刺激,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材质或调整导尿管位置。
针对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治疗。增加水分摄入、减少草酸盐类食物如菠菜也有助于预防新的结石形成。
3、肾脏相关疾病
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或反复发作,可能延及肾脏导致肾盂肾炎,甚至出现慢性肾病。此时,白细胞酯酶1+通常伴随尿蛋白阳性、尿显微镜下发现管型,并可能有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建议:
强调抗炎治疗、临床监测和定期复查尿常规。严重肾盂肾炎时,可能需要住院输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肾功能受损。
4、其他生理因素
如饮水过少、剧烈运动后短时间尿蛋白增高,也可能导致尿检异常,但这类情况多为一过性,并不代表感染或疾病。检查前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证适当饮水。
建议:
检查前严格按照医嘱留取尿液;应避免污染样本,并选择晨尿以提高准确度。
留意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诱因,如过度劳累、卫生不良等,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出现尿检白细胞酯酶1+后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尿液培养、泌尿系B超等以找出病因,避免拖延造成并发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尽早恢复健康,日常养成饮水充足、注意排尿、注重私处卫生的习惯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贫血最明显的5个征兆

宝宝出现贫血最明显的征兆包括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易疲劳、体重增长缓慢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铁缺乏、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有关,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面色苍白 贫血最直观的表现是宝宝的脸色较平常明显苍白,尤其是嘴唇和指甲的颜色变浅。这主要是因为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氧气运输能力降低,导致皮肤缺乏血色。如果发现宝宝长期面色苍白,建议尽快就医检查血常规,以明确诊断并寻找具体病因。 2、食欲不振 贫血的宝宝经常表现为对食物兴趣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与体内铁含量不足导致的消化酶减少相关。如果食欲不振长期存在,家长可以尝试调整饮食结构,如优先给宝宝食用瘦肉、鸡蛋黄、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 3、易疲劳 贫血会使宝宝常常显得没精打采,活动后容易疲惫且恢复较慢。这是由于体内组织供氧能力下降,导致宝宝能量代谢受损。家长如果发现宝宝精神状态长期欠佳,应警惕贫血的可能,通过合理饮食和健康作息促恢复,必要时配合药物补铁治疗。 4、体重增长缓慢 贫血还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导致体重增长比同龄儿童缓慢。这种现象可能反映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的异常,比如缺铁性贫血。如果体检时发现与正常增长曲线有显著差距,应配合医生完善检查并制定干预计划。 5、注意力不集中 部分贫血的宝宝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显得注意力难以持续,甚至出现易怒、情绪波动等问题。这是因为脑部供氧不足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家长可以通过补充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同时帮助改善症状。 宝宝贫血的可能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摄入不足、慢性病或感染等。家长应结合具体表现,并尽早寻求医生专业指导,及时调整饮食和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期得不到缓解,则可能需要进行药物补充或其他医学治疗。定期对宝宝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