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癌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自身体质异常、外伤、慢性炎症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具体可以从调整生活方式、防止环境暴露、定期体检等方面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某些癌症的重要因素。例如,乳腺癌、卵巢癌等可能与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相关。如果家庭中有癌症病史,被遗传癌症基因的风险更大。这种情况下,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发现高危基因载体的群体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频率的医疗筛查。
2、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也是重要影响因子。例如,空气污染、工业化学物质如苯、砷、紫外线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为了防止这些外部刺激,应尽量避免污染严重的环境,在阳光较强的时段避免暴露,尤其是做好防晒,减少紫外线损伤。
3、生理因素
自身的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也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例如,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可能引发相关癌症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对于这类问题,保持规律作息、加强运动、摄入优质蛋白质以提升免疫抵抗力尤为重要。
4、外伤刺激
长期外伤刺激可能导致局部细胞病变,形成癌变。例如,长期反复咀嚼同侧食物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甚至食道癌。对于此类风险,应避免外伤部位的反复刺激和感染,同时及时就医处理外伤,降低后续恶变可能。
5、慢性炎症和感染
慢性炎症也是癌症的诱因之一。例如,长期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癌,而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可能诱发肝癌。针对这类情况,保持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例如,慢性胃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肝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6、生活方式问题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极大增加了癌症风险。例如,长期抽烟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能引发肠癌。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每周保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预防癌症首先要了解个人高危因素,加强基因筛查与防控,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主动规避已知风险。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能显著提高癌症发现率与治愈率。记住,健康的体魄与科学防控是远离癌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