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早期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全身乏力,同时可能伴随皮疹或眼眶周围的疼痛。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蚊虫叮咬后,立即就医非常重要,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高热和全身不适
登革热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的高热,体温可达39℃至40℃,并持续2至7天。这种发热往往难以缓解,同时伴有乏力、嗜睡等全身不适的表现。患者可能感到明显的疲倦,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测和登革热抗原检查以确诊。
2、肌肉和关节疼痛
登革热常被称为“断骨热”,因为它会引发明显的肌肉和关节疼痛,疼痛感可能会集中在背部、四肢及肩颈部位,严重时可干扰患者的行动。对于这些疼痛,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安全的退烧止痛药物,但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3、皮疹和局部症状
在出现发热后1至3天,有些患者可能伴随皮肤出现红色斑疹,通常在胸部、上臂或背部区域较为明显。这种皮疹可能发痒但不痛。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周围发痛,尤其是眼球运动时疼痛感更加明显。这些症状配合发热需要特别注意,应尽早协调医生处理。
4、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甚至轻度腹泻,这与病毒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这时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可以饮用温水或稀释的运动饮料,但要尽量避免含咖啡因的饮品以防脱水恶化。
早期发现登革热症状并及时就医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若延误治疗,可能进展为登革热重症,出现出血或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在登革热高发季节,被蚊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及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诊断和治疗。同时,建议采取防蚊措施,避免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