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什么叫尿储留症状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叫尿储留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储留是指膀胱无法正常排空尿液,导致尿液滞留的症状。常见原因包括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道狭窄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导尿和手术干预。
1、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尿储留的常见原因。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治疗方法包括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解尿道压力,或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缩小前列腺体积。严重时需手术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
2、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导致膀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引发尿储留。治疗可通过间歇性导尿或使用药物(如胆碱能药物)刺激膀胱收缩。康复训练如膀胱功能锻炼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3、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可能由外伤、感染或手术引起,导致尿液排出受阻。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扩张缓解,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尿储留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引发肾功能损害或感染。通过针对性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出现蛋白尿是什么原因

蛋白尿的出现可能由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或病理性问题引起,其中常见的原因包括肾功能损伤、疾病感染、高强度运动等。了解具体病因非常重要,以便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 1、遗传因素 部分蛋白尿可能与遗传相关,如某些家族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等都会导致尿液中发生蛋白质异常漏出。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应定期体检监测肾脏功能,尤其是尿液检查。 2、环境因素 环境对蛋白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药物使用和压力状态。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短暂性蛋白尿。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导致肾小球损伤。建议均衡饮食,控制药物使用,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生理因素 一些蛋白尿是由生理现象引起,如剧烈运动后、发热、脱水等,通常称为“功能性蛋白尿”。这种情况一般是短暂的,休息、补充水分后蛋白尿会恢复正常。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身体过度劳累,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4、外伤导致 肾脏受到外力创伤如车祸、撞击等,也可能引发蛋白尿。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或药物治疗。 5、病理性原因疾病 更多情况下蛋白尿是由病理性因素引发,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肾炎等。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慢性尿路感染也可能破坏肾脏的过滤功能,导致蛋白尿。不同的病理情况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比如糖尿病肾病需要控制血糖,通过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肾炎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尿路感染则需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蛋白尿并非小事,应及时找出病因以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建议定期体检,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特别是伴随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时,务必进行肾功能全面评估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