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做血浆置换能维持几年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血浆置换能维持几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血浆置换的维持时间因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目标和个体差异而异,通常无法提供一个固定的时间范围,但更多倾向于作为短期或阶段性治疗方法,具体维持效果需结合疾病和后续治疗方案来综合判断。
1、血浆置换的主要用途和疾病影响维持时间
血浆置换广泛应用于治疗如免疫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某些血液病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对于急性病变,血浆置换可在短期内帮助清除有害因子,减轻病情;但对于慢性疾病,其维持时间则依赖于基础疾病的进展。例如,免疫相关性疾病在做置换后若未配合进一步的免疫抑制治疗,症状可能很快复发。
2、置换效果受个体因素影响
血浆置换的效果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这与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密切相关。例如,年轻患者代谢功能较强可能效果维持时间相对较长,而老年患者或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频繁置换。治疗时机也至关重要,早期介入通常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3、维持效果的后续治疗干预
血浆置换作为治疗手段,往往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巩固疗效。例如,对于免疫介导性疾病,需在血浆置换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液病患者可能需辅助药物注射如抗凝药或输注正常人血浆以防复发。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由医生制定。
4、长期维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于一些慢性或难治性疾病,血浆置换需反复进行才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病情。例如,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需多次置换以缓解症状,但频繁治疗可能带来经济、心理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负担。
血浆置换的维持时间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因此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疾病特点和治疗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实现更好的长期管理目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测结果确立,核心包括临床表现如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以及尿液和血液的具体指标变化。病因诊断还需结合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 1、临床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血尿、水肿和高血压,这些常见于发病初期。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需注意此时肉眼可见的尿液改变提示肾小球损伤较严重;水肿多累及面部和四肢,特别是在眼睑周围清晨较为明显;高血压则可能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更深一步的检查。 2、实验室检查 尿液分析是最基础的检查之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尿液中可发现红细胞、蛋白质和管型。血液检查则可提示肾脏功能损伤的具体程度,常见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急性期还可能伴随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或补体C3水平的下降,提示感染相关免疫反应参与了病理过程。 3、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 超声可以帮助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类似表现,例如肾结石或肾肿瘤。必要时,肾脏活检被用于明确病理类型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这对某些较复杂或难以确诊的病例尤为重要。 4、相关病史分析 过往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通常是诊断的重要线索。若患者在出现症状前1-3周曾经历感染,应高度怀疑链球菌相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家族遗传病史和接触史也不可忽视。 5、辅助诊断标准 不同临床指南提出了具体的诊断标准,例如血尿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蛋白尿>3.5g/24小时等应当纳入综合分析。急性期通常根据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但慢性化的趋势则需要更长期随访和检测。 患者若出现疑似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应第一时间寻求医生帮助,通过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因和具体损伤程度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