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化疗先于靶向治疗通常是基于癌症患者的病情分期、肿瘤特性以及治疗目标,旨在先缩小肿瘤规模或消除快速增长的癌细胞,为后续的靶向治疗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治疗的具体顺序需根据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判断。
1、化疗的作用和优先性
化疗以杀死快速分裂的细胞为主,对增殖速度较快的癌细胞效果明显,尤其是未明确癌症分子特征或患者肿瘤负担较大时。先进行化疗可以迅速控制肿瘤的增长,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对重要器官的压迫或损伤。这一阶段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更长的时间窗口,特别是针对晚期癌症或广泛转移患者。某些情况下化疗还能提高肿瘤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增强靶向治疗效果。
2、靶向治疗的精准性和辅助角色
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攻击特定突变基因或细胞通路的手段,对癌细胞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它更适合处理化疗后残存的癌细胞或者治疗特定分子标志阳性的癌症,例如EGFR突变的肺癌、HER2阳性的乳腺癌等。化疗先行可以减少肿瘤异质性,降低肿瘤细胞整体负担,为靶向治疗在后期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影响治疗顺序的其他因素
除了药物作用机制,患者的年龄、身体功能情况、癌症分期、基因检测结果等都会影响治疗顺序。例如,部分分子靶点明确的患者如早期EGFR突变,可能选择直接使用靶向药物。但总体来看,先化疗再靶向治疗的模式更普遍,这种顺序能够在多数情况下实现更好的整体疗效和耐受性。
无论具体的治疗步骤如何安排,癌症治疗需要高度的个体化制定。如需开始或调整治疗方案,应及时寻求肿瘤科医生的专业建议,依据基因检测结果、病情进展情况等来优化治疗路径,以实现最佳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