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要做什么检查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要做什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文生
刘文生 北京积水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紧急就医,通过内镜检查、实验室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明确出血原因和病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应尽早处理以避免病情恶化。
1、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通常进行胃镜或十二指肠镜检查。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出血部位,常见原因包括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或胃粘膜病变。医生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止血治疗,例如硬化剂注射、弹性圈结扎或热凝固。对于肝硬化患者,如果怀疑静脉曲张破裂,这一步尤为重要,能有效降低再出血风险。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能够帮助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和血液凝血情况,常见的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测如ALT、AST、胆红素水平、全血细胞计数评估贫血程度、凝血功能如INR、PT检测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比如是否需要输血、补充凝血因子或实行其他干预措施。
3、影像学检查
针对肝硬化合并出血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超或CT扫描也很重要。这些检查能评估肝脏大小、形态变化,以及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影像学还能发现其他潜在的并发症,例如腹水或脾肿大,为全面评估病情提供信息。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如出现呕血、黑便或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同时按照医生指导完成必要的检查,提高治疗效果并预防再发出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有脓性粘液是癌吗

大便中出现脓性粘液并不一定是癌症,但可能与肠道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或肿瘤等问题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根据可能的病因,适当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药物或手术等处理措施。 1、感染性病因: 肠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是常见原因。脓性的形成通常与感染相关,如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患者可能伴有腹痛、发热或排便次数增加。对于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或阿莫西林,寄生虫感染则需服用驱虫药如甲硝唑或阿苯达唑。保持饮食卫生、喝开水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2、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主要的炎症性肠病,常见症状为腹痛、大便粘液或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服用抗炎药物如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嗪,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严重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分。建议患有此类疾病的人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采用低渣饮食。 3、肛周疾病或直肠疾病: 肛瘘和直肠脓肿等肛周问题也可能是脓性粘液的重要来源。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不适、瘙痒或疼痛。小的肛周感染可以通过坐浴、局部抗感染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而严重感染或多发性脓肿则需要手术切开引流。保持肛周清洁是预防此类问题的关键。 4、肿瘤或癌症: 大肠癌等肿瘤疾病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不明原因的粘液便,尤其是伴随体重下降、贫血及排便习惯改变时,更需要警惕。确诊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早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查如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是关键防线。 大便中有脓性粘液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有时可能是严重疾病的预警,切勿拖延或忽视。无论原因如何,及时的医学检查是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如果相关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立即就医以减少潜在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