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入手,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控制慢性疾病等方面。
1、均衡饮食:
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鱼类等,有助于控制血脂及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应避免食用过多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减少反式脂肪和深加工食品的摄入。
2、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对于体能有限的人群,可以选择低强度的拉伸运动配合步行,慢慢增加运动量。
3、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应尽早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血压及冠心病风险,因此应限制酒精摄入量。成人男性每日饮用酒精不得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尽量以红酒代替烈酒。
4、控制基础疾病:
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展。这些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应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严格遵从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例如高血压可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糖尿病需配合降糖药;高血脂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5、释放压力,保持良好情绪:
压力及负面情绪可能影响心脑血管功能,日常要学会管理压力及调节情绪。例如,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训练、阅读、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让心理状态更健康。
6、定期体检:
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项目的健康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医学监控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每天从小事做起,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作息,同时坚持锻炼,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显著降低疾病风险。如果本身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慢性病,建议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怎么联合用药治疗

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的核心在于结合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以降低血压、减少副作用并预防并发症。临床上常使用的联合用药组合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CCB等。具体用药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 1、联合用药的原则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主要基于以下原则:①药物机制互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调节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水钠潴留、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等;②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如平衡利尿剂引起的低钾风险或CCB引发的水肿;③增强降压效果,降低心血管风险。推荐初始治疗时即对于高危患者使用联合用药。 2、常见的联合用药组合 ①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CCB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而ARB可减少血管紧张素的收缩作用,此组合既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又能减少水肿等常见副作用。 ②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利尿剂通过排钠、增加排尿降低血容量,而ACEI可扩张血管并保护肾脏,两者组合可有效控制血压并保护器官功能。 ③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前者减缓心率、降低心脏负担,后者则直接扩张血管,适合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3、如何规范用药与监测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需个体化调整,注意监测心率、血钾水平、肾功能以及血压变化。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药物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服药期间需关注是否出现如头晕、低血压、乏力等不适症状,并及时就医。联合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糖尿病肾病或更高风险的患者,目标血压控制可能更低。 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策略,但需谨遵医嘱,通过个体化调整用药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定期监测血压,与医生密切沟通是高血压长期管理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