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颅内肿瘤的发病机制
病情描述:
我患有颅内肿瘤,很害怕,颅内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曦东 副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2019-12-02 22:08
    目前颅内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以下理论。第一,遗传学理论,即家族遗传,尤其是新生儿所患的肿瘤。病毒理论,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肿瘤。物理和化学损伤理论,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更容易导致颅内肿瘤。免疫抑制理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免疫系统低下疾病的患者更容易产生肿瘤。
  • 崔方博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19-12-02 22:01
    颅内肿瘤的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内外因素,其中内因素是质量因素或易感因素,外因素是诱发因素或促进因素。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是肿瘤基因,另一个是抗肿瘤基因。颅内肿瘤的位置与肿瘤类型明显相关。胶质瘤主要位于大脑半球,垂体肿瘤主要位于鞍区等。
相关文章
停经与垂体瘤的关系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多种颅内转移癌可累及垂体,须与原发性垂体瘤鉴别。垂体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IPCH)是源自于腹腔内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IPC)。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治疗胃癌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对其治疗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基于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可增加药物与腹膜的接触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热力的作用,对腹腔种植的肿瘤具有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少数可达治愈。只要正确处理并发症,一般不会出现较严重的后果。这就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它是1980年由Spart等提出的腹腔内恒温热灌注化疗(HIPEC)。
顶盖胶质瘤及背向外生性胶质瘤
起源于中脑背侧的小的顶盖胶质瘤需要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因为同时存在导水管阻塞,症状性脑积水通常使得他们来医院就诊。顶盖肿瘤的初级处理即是行脑脊液腹腔分流手术,或者更好的方案行三脑室造瘘术。后者避免了异物植入术,可以在当日完成。
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高级别胶质瘤是恶性的、常常快速进展的脑肿瘤。依据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高级别胶质瘤被分为间变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高级别胶质瘤通常表现为亚急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依据在脑内的不同位置,而在数天至数周内进展。
阿瓦斯汀单药治疗
目前,还没有阿瓦斯汀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结果。然而,有一项正在进行的随机研究,在接受以5-氟脲嘧啶+伊利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仍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给予单药阿瓦斯汀治疗,但此研究因单药阿瓦斯汀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期方面比接受以5-氟脲嘧啶+四氢叶酸钙+奥沙利铂的FOLFOX方案差而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