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用什么方法治肺气肿

发布时间:2020-11-2054237次浏览

肺气肿患病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肺部的气管的表面叶泡出现了很大病变导致的,还有就是因为患者的肺部自发的炎症,还有一个是因为外伤导致的,用什么方法治肺气肿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物理治疗肺气肿效果如何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就是要保证患者处在的环境之下里面的氧气含量是比较多的。这时候主要就是要让患者周围的空气不要有太多的灰尘,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患者的肺部气体交换出现大的问题了。

还有对于这样的病症的治疗可以选择呼吸疗法。主要的方式就是进行腹部的理疗,减慢自己呼吸的速率,这样的话可以尽可能让患者的肺部适应外界的环境的多变性,不会有太大的刺激作用。

还有对于这样的病症的治疗可以选择就是药物治疗的方式,可以让患者尽可能的适应一些中药的疗法,这样的话时间可能是比较久的,但是取得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最好是要积极对待。

对于肺气肿这样的病症来说,患者最好还是要积极治疗的。否则之后也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的,比如会导致患者出现很多心脏方面的疾病,或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相关推荐

如何治肺气肿
肺气肿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病情发展,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1.药物治疗:建议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类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噻托溴铵等,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给予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给予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2.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如巨大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肺移植术等。3.康复训练:呼吸肌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吸法,氧疗等。肺气肿虽然不可逆转,通过积极治疗以及自我管理,可以使病情缓解,建议平时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预防疾病。如果发现问题,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16

2022-06-09

15137次收听

间质性肺气肿的饮食
间质性肺气肿主要是由于肺部组织发生了损伤所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不但会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心脏、大脑以及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因此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的治疗,而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日常的饮食,间质性肺气肿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泡性肺气肿怎么治疗
人们患上泡性肺气肿后,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泡性肺气肿不严重,其实不用大惊小怪的,外科专家提醒,泡性肺气肿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泡性肺气肿病情存在严重的危险性,那么,泡性肺气肿怎么治疗?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新生儿肺气肿有哪些诊断依据
新生儿肺气肿是一种慢性疾病,多继发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果出现新生儿肺气肿,应引起重视,及时诊断,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那么,新生儿肺气肿有哪些诊断依据?现在大家就来看看本文的介绍,希望对肺气肿病人会有帮助。新生儿肺气肿诊断依据主要为病史,体检,X线摄片检查和肺功能测定。新生儿肺气肿常由肺炎引起,
适宜小儿肺气肿的运动
适宜小儿肺气肿的运动有哪些呢?小儿肺气肿的患者除了要尽早的治疗之外,还应该进行相关的护理和保健,尤其是选择适合的运动,才能让小儿肺气肿的治疗有更好地效果,那么首先要选择合适小儿肺气肿患者的运动,请看下面的介绍。
老年性肺气肿怎么治疗
老年性肺气肿怎么治疗?老年人是肺气肿的常见人群,老年人一旦得了肺气肿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种疾病对老年人的伤害性是很大的,因此广大老年人应该及时的发现病情及时的进行专业的治疗,那么老年性肺气肿怎么治疗?
肺气肿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肺气肿多发生在长期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长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常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等。肺气肿患者多年龄大,营养状态不佳,在饮食上要注意适当增加营养,可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牛奶,鸡蛋豆腐,花生,核桃等含蛋白质较多。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有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南瓜、杏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包括大枣、柚子、番茄、青椒等。肺气肿患者平时要戒烟戒酒,戒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蒜、酒等,辣椒、葱、忌食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53213次收听

什么是老年人肺气肿
老年人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可能因吸烟、感染和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等原因引起,老年人肺气肿是大多由于某些慢性的肺部疾病导致的,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广泛性支气管扩张等。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严重时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可伴有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咳嗽、咳痰等症状,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语音震颤减弱。治疗一般给予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等,如果合并感染,根据药敏检查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等。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55081次收听

02:08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由于含气量过多,肺泡间格被破坏,肺的弹性变弱,最终导致肺的体积就变大,通气功能下降的病理状态。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发作比较常见后期症状。肺气肿指末梢的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的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等末梢肺组织。根据病变部位、范围,还有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间质性的肺气肿、代偿性的肺气肿、老年性的肺气肿、还有肺泡性的肺气肿等。肺气肿是物理概念,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要区分清楚。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CT可以表现出来肺气肿,指的是肺组织含气量过多引起来的肺泡间隔地破坏,肺弹性的减弱、肺体积的增大。
02:28
肺气肿的症状
肺气肿可能会有气喘,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咳嗽、咯痰,口唇紫绀、爪甲青紫等症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的程度而不同。早期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经医生仔细问诊会发现问题,如患者以前上六楼没有问题,最近五年,上二楼会有喘的现象,患者会认为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大是正常现象;吸烟患者有喘可能也正常,是肺气肿早期的症状。在劳动、活动后,会有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气短,随着疾病的慢慢发展,症状也会出现急性的加重,甚至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并发感染,患者会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
02:16
肺气肿如何治疗
肺气肿的治疗,首先要到医院确诊,是不是真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旦确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以及CT检查情况,做出治疗建议。轻度的肺气肿,往往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可以进行戒烟,平常做呼吸操、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锻炼肺功能的方法来保持肺功能活力,抑制病情再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患者憋气症状比较严重,需要用到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其次,慢阻肺的患者往往由于气道炎症,有时会用一些口喷的激素或者口服的激素等抗炎治疗。如果患者有并发的感染或者慢性的咳嗽咯痰,要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因为细菌感染诱发肺部的感染,根据情况确认是否需要选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02:21
肺气肿传染吗
肺气肿不会引起传染,也没有流行性。肺气肿不会传染,但是它有一定的家族群集性,也就是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里直系亲属有人患有肺气肿,患有肺气肿的比例就高于正常人。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末端的肺组织,比如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因为含气量过多,同时伴有肺泡间隔的破坏、肺组织弹性的减弱,最后导致肺体积膨大,从而导致肺气肿的一种表现,通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后会出现。此外,吸烟、空气污染、肺尘埃沉着也是它的常见病因。
02:25
双肺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双肺的肺气肿表现为双侧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处在过度膨胀的状态,导致充气过度,肺容积的增大,同时气道壁会有破裂的病理状态。双肺肺气肿给患者最大的危害是呼吸困难,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活动耐力有明显降低。初期病情不严重时,病人的感觉不是特别明显,在活动量比较大或者剧烈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会越来越重,肺功能也会越来越差,肺部的防御问题能力也会变差,此时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后期由于缺氧,可以出现口唇紫绀、爪甲青紫等症状。
气短吃什么药立马见效
气短不是盲目吃药期待立马见效,要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发生胸闷气短,要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不是盲目吃药期待立马见效,不同原因引起气短治疗方法是不同。常见引起气短乏力的原因有心血管系统、肺部疾病,中毒、血液系统疾病还有神经精神性的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气胸、肺炎等可导致缺氧,引起气短乏力。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患者有心慌、气短。甲亢患者代谢增高,同时合并有窦性心动过速,也会乏力气短。糖尿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头晕、心慌、气短、乏力、冷汗、测血糖降低,考虑低血糖反应引起。更年期综合症患者也会出现乏力气短。此外,中毒、神经官能症也可以引起气短乏力。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06

56232次收听

肺气肿很严重吗
肺气肿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肺气肿患者的典型症状为逐渐加重的气短症状,活动耐力进行性下降。早期肺气肿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在体检发现有肺大泡的形成,这时症状较轻;随着肺气肿进展,平时生活中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提示肺气肿相当严重。此外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和四肢末端青紫、咳嗽加重、乏力、食欲低下、消瘦等,而且随着气候寒冷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加重肺气肿的症状。肺气肿会引起肺功能异常,影响肺的换气和通气功能,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内潴留,造成心脏、大脑、肝脏、肾脏、胃肠道功能损害,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等,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06

5417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