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3023次浏览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疾病随着近几年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患病的是越来越多,要想彻底治好这个疾病,就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么护理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下。

第一个注意要戒烟戒酒,避免有刺激性的食品和药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治疗口腔慢性感染,饮食规律等。

第二个注意要多吃软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免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少食多餐,粗粮细做。

第三个注意如有营养不良或贫血,应多给蛋类、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肾脏等。

第四个注意胃酸过多者,应禁用浓缩肉汤及酸性食品,免引起胃酸分泌更多。用牛奶、菜泥、淀粉、面包等,味要清淡,少盐。 像山楂、李子等,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含有鞣酸的水果特别敏感的,容易泛酸,要少吃。

最后一个注意生活规律,心情愉快!情绪是影响胃病的一个原因,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老被忧愁、悲哀、焦虑、气愤等不良情绪左右,再加上自身心理承受力又不强,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胃肠道疾病。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多久能好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的患者,可以口服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抑酸的药物。酌情的给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疗程在二到四周左右。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粘膜损伤会得到很好的愈合效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也叫糜烂型胃炎。它是属于浅表性胃炎的范畴,如果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黏膜有红白相间,伴有花瓣样的改变,同时伴有粘膜的斑花,或者是散在多发的缺损,就可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患者往往会出现上腹部的不适、隐痛、胀满、嗳气、纳差等一些症状,发作前常有饮食不当、受凉以及情绪变化等诱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类的药物或者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非甾体类的药物尽量要少吃,因为他们具有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20

2021-04-19

88002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样护理
慢性浅表性胃炎要想很快的治愈,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的保养,三分治,七分养,说的就是这种慢性疾病,胃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所以,患者更要注意平时的护理,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几种
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几种,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随之增加,并且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了,因而在此请广大朋友一定要小心,竭力的做好防止和医治的工作哦,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种,下面就请这篇文章来为我们解惑吧。
怎样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
很多患者因为胃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通过检查胃底就确诊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这些患者有些怀疑,胃检查就能检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样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胃炎表现,大多数患者常伴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继续发展还有可能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部分患者还有可能进展成为慢性多灶性的萎缩性胃炎,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其中前者容易出现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已被明确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后者有可能成为胃恶性淋巴瘤,对于生存期有着明显影响。因此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需要行胃镜多点组织活检,同时还应当进行碳-13或14呼气试验检查,已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给予根治性治疗。糜烂它分为平坦糜烂和隆起糜烂,糜烂是否严重取决于它的程度、大小、范围、有无并发出血、血压等情况。如果是范围较小的平坦糜烂,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如果糜烂较为严重,面积较广,甚至引起出血,效果比较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患者饮食应该注意,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若糜烂程度较轻且患者注意饮食生活习惯也可自愈。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18

65092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大多数与消化不良相关,有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的隐痛,或者上腹部不适,有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道非特异性的症状。消化道的疾病症状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医学上称为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指向性不明确。所以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在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疾病中,所以,不能够仅仅凭症状确诊浅表性胃炎还是其他类胃部疾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而不能够以症状来推断胃部的情况、胃炎的类型和其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8

61967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药物,比如说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之类,有消化道疾病的一般都需要禁用或者慎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胃镜底下仅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应该是属于很轻微的胃炎一般可以通过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Hp阳性,可以四联疗法杀菌治疗;Hp阴性,则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等。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一般都可以根治,预后是很好的。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禁用哪些药物。这种情况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具体症状。但是如果患者有相关疾病,比如说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病或者是关节病变,这类药物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在服用相关药物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药物,以减少相关消化道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2

59106次收听

02:40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办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以胃镜检查再通过内镜下活检确定糜烂程度和类型,如果做了活检提示糜烂仅仅是炎症的表现,可以不用太担心,如果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患者多表现为胃部或者是腹部不舒服,完善胃镜检查后,确诊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黏膜炎症是比较轻微的一种非常广泛的胃炎的类型,在浅表性胃炎的背景之下,胃黏膜可能有一点糜烂,说明胃黏膜受炎症刺激,存在糜烂这样的表现,如平坦的或有隆起的糜烂。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相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来说,是比较轻微的一种上消化道疾病,治疗简单,预后也是很好的。原因通常是由于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或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症状比较多,常见的比如说上腹胀,腹痛,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等。诊断主要是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或者是胃镜为主。尤其胃镜检查是诊断浅表性胃炎最直接最清楚的检查手段。胃镜下通常表现为全胃的黏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可以有局部黏膜的充血水肿,看不到血管纹以及溃疡等等。病理检查往往显示粘膜活动性炎症。治疗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根据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也很重要。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0

52978次收听

02:07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言的,是比较轻的炎症,而萎缩性胃炎有可能出现癌变,而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不会出严重的后果,所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家是不太担心的。糜烂是指粘膜的糜烂的情况,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并不是整个胃粘膜全部烂掉,其实它的深度要比溃疡要轻,所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并不是那么严重。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只要用包括法莫替丁、洛赛克、奥美拉唑等等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吉法酯、替普瑞酮等药物,很多病人都可以好转或者痊愈。
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方面的一种疾病,像上腹部疼痛,腹胀,反复出血等等,可以使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做好生活调理,精神方面做好调理也非常重要,如果只使用药物治疗,日常没有好好保养,那么以后还会反复发作。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42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原则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到发生癌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胃癌,是经过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的萎缩,然后发生肠化,到异型增生,然后逐渐加重,才会发展成胃癌。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而且不是所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都会发生癌变。所以得了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担心胃炎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01:40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好的快
慢性浅表性胃炎,它是一个慢性疾病。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它的药物主要是分为抑酸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这两大类。抑酸药又分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种。H2受体拮抗剂主要是有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这类药物。H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要更强一些,主要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潘妥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一些药物。它的作用同H2受体拮抗剂一致。还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等一些药物以及一些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能喝牛奶吗
一般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胃酸分泌都比较多,牛奶可以很好的中和胃酸,所以得了浅表性胃炎的人是可以适当地喝一些牛奶的。为了缓解病情,还要注意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适当的增加营养,饮食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