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诊断纤维瘤疾病

发布时间:2020-12-1024440次浏览

纤维瘤由成纤维细胞增生而成,本病起源于皮下和黏膜下结缔组织任何一层,根据所含纤维成分多少又分硬性和软性两种,一般生长缓慢,那么怎样诊断纤维瘤疾病呢?都有哪些症状表现,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纤维瘤(fibroma)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多发于40-50岁成人,瘤体生长缓慢,当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后一般不再增长。其中纤维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内的硬纤维瘤(desmoid)可恶变,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

纤维瘤通常有很好的界限。

1、硬纤维瘤

多半呈圆形而质硬,切面较干,成白色或黄白色,仔细观察时可以隐约的看到纤维束的横切断面与纵切的纤维走向。硬纤维瘤不但有较多胶质纤维,而且结缔组织细胞的核多成梭形。

2、软纤维瘤

切面成海绵状,有较多血管且常呈水肿状,所含的淋巴液可凝结而成胶样,胶质纤维少,细胞排列也较疏松。

皮肤的纤维瘤外观为一圆形或卵圆形,有良好的形状,表面可能产生溃疡和二次性感染,呈现均质灰白色。

3、其他

在纤维瘤的结缔组织中,如混有成熟的脂肪、骨、软骨或黏液样结缔组织,而其量又少于结缔组织的一半,则可分别称为脂纤维瘤(lipofibroma)、骨纤维瘤(osteofibroma)、软骨纤维瘤(chondrofibroma)及黏液纤维瘤(myxofibroma)。可是混有骨组织与黏液样结缔组织肿瘤,往往有变成恶性的肉瘤可能,应予以注意。

纤维瘤类型:

黄色纤维瘤

好发于躯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层或皮下,常起自外伤或搔痒后的小丘疹,肿块硬,边缘不清,因伴有内出血,含铁血黄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过1cm、生长较快,应疑为纤维肉瘤变,手术切除须彻底。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位于真皮层,突出体表,表面皮肤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发于躯干,低度恶性,具假包膜,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可血行转移,应尽早切除含足够多正常皮肤和深部相邻筋膜的瘤灶。

带状纤维瘤

腹壁肌肉因外伤或产伤后修复性增生所成,无明显包膜,宜手术切除。

症状:

1、肿瘤位于深部组织,无明显自觉症状或稍有不适感,生长缓慢。

2、形状不规则或呈椭圆形,其长径与受累肌纤维方向一致。

3、肿瘤的大小与病程长短有关,直径从数厘米到十几厘米。

4、肿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坚韧如橡皮。与侵犯肌肉的纵向较固定,而横向稍能移动,与皮肤无粘连。巨大肿瘤可影响活动和压迫神经。

诊断:

1、为一种较为多见分化良好的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青人,孤立性,大多数毫米至数厘米,无疼痛。

2、常在无意中发现、质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缓慢。可发于全身各部皮下组织中,如长在年轻女性乳腺内并以腺体为主的肿瘤称为纤维腺瘤,长在肌肉内有肌组织的肿瘤称纤维肌瘤,出现多发性时称为瘤样病变,谓纤维瘤病。如先天性全身纤维瘤病,形态上“良性”,新病灶出现在重要器官上也可导致死亡,如长在骶部受压部位也会迅速长大、糜烂、溃烂、出血和恶变。

3、长在腹壁腹直肌、颈部、躯干、肢体的硬纤维病(韧带样瘤),多见于女性,如不作根治性切除极易复发,但不转移,故称为交界肿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