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是橘黄色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5-1418850次浏览

尿是橘黄色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原因主要就是喝水太少或者出汗过多,也有可能是药物因素所致,如抗结核药。病理性的因素主要就是肝脏疾病,因为肝脏疾病有可能导致黄疸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排出时应该是淡黄色或者无色透明的。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排出来的尿液颜色都存在异常,比如说会呈现出橘黄色。那么尿是橘黄色怎么回事?

一、尿是橘黄色的生理原因

1.喝水太少
尿液呈橘黄色有可能是喝水太少造成的。如果一天当中的喝水量比较少,体内的水分会明显减少,尿液也会因此发生浓缩。不仅排尿量减少,而且尿液的颜色也会变深,可呈现出橘黄色或赤黄色。
2.出汗太多
尿是橘黄色的也要考虑是出汗太多所致。如果天气比较炎热,而且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活动或运动,身体的出汗量比较多,水分会大量流失。若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便会引起身体缺水,尿液因此浓缩,从而出现橘黄色尿。
3.药物因素
部分人出现橘黄色尿是由于药物因素所致,常见的就是治疗结核的药物。泌尿系统结核或肺结核都需要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这些结核药物的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呈现出橘黄色,停止用药之后症状就会改善。

二、尿是橘黄色的病理原因

尿是橘黄色也有可能是肝脏疾病造成的。肝脏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大量受损,肝功能也因此下降。这样就会影响到胆红素的代谢,使得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从而引发黄疸。黄疸除了会使尿液呈橘黄色之外,也会使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

相关推荐

03:15
尿常规微白蛋白偏高是什么病造成的
尿常规中的微量白蛋白升高,表示尿中有蛋白,医学上称为蛋白尿,其主要是由于肾脏损害造成的。肾脏损害有很多种原因可以引起,包括内分泌疾病、肾脏本身疾病等,同时一些肾后性的因素也可以引起。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一些尿酸性肾病等,肾本身的损害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还有一些原因是肾后性原因,如一些比较大的肾脏的结石,一些肾脏的积水都可引起肾功能改变,出现尿常规的尿蛋白的增加。同时有一些人群在特殊时期,也可以出现尿微量蛋白偏高,如孕妇。
03:18
尿检结晶高是什么意思
尿结晶是泌尿系结石或泌尿系感染的早期指标,也是提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很有意义的一项指标。对于尿液中结晶过高,时间过长以后结晶可以逐渐聚集,形成泌尿系的结石。所以发现结晶高的患者,一定要嘱患者大量饮水。尿的结晶高要除外全身性疾病,比如甲状旁腺的疾病,身体的代谢性疾病。结晶高形成泌尿系结石,危害是很大的,可以造成肾绞痛、血尿、输尿管的梗阻、肾脏的积水、影响肾脏的功能等。增加饮水是减少结晶的主要办法,此外,还应进行内分泌的检查,除外代谢性的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3:05
尿液总是有骚臭味怎么回事
尿液本身就有一定特殊的味道,根据饮水量、饮食,味道是有轻、有重的,所以尿液中有骚臭味,不一定代表有尿液的疾病。当然尿液中出现了严重的骚臭味,最安全的办法是到医院进行尿常规的检查。首先判断是不是有泌尿系统的炎症,可以看看尿液中有没有大量的白细胞,有没有感染、是不是由于膀胱炎、尿道炎或者前列腺炎这些炎症引起。另外第二种就是代谢性的疾病有关,包括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都可以出现尿液的异味,到医院除了尿常规检查,还可以有相应的内分泌检查来判断是否尿液有问题,异味是否正常。
03:18
小便很黄吃什么药好
小便很黄不一定是代表有疾病,可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一、如长期户外工作者,每天饮水量少,汗液分泌多,小便会变很黄。如果是生理性小便发黄,可能与饮食有关,包括服用补充维生素。第二、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一般会出现肾绞痛症状,疼痛后出现尿液发黄、发红,查尿常规还要查B超、CT等检查,排除结石。对于无痛尿液发黄、发红,还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有肿瘤,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肿瘤疾病。
03:04
早上被尿憋醒是怎么回事
一,早上被尿憋醒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过一夜大量的尿液积聚在膀胱,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尿憋醒。二,一些年轻男性经常会有晨勃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生理现象。三,一些疾病,比如慢性前列腺炎,由于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久坐饮酒,尤其饮白酒,前列腺充血出现夜尿增多,以及早晨会有明显尿意的感觉。但如果患者夜间的起夜次数过多,需要高度怀疑,患者是不是有其他的慢性炎症等原因,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半夜小便一次正常吗
半夜小便一次是正常的。半夜的排尿量大概是0到2次,尿液的量大概是在300毫升到400毫升左右。由于小孩的膀胱控制能力比较差,夜尿的次数大概是1到2次,而年老的人群由于设计不足和膀胱相表里,对于膀胱的控制能力也是比较差,夜间起夜的次数大概也是在两次左右。排液尿的量是在24小时总尿量的1/4到1/3,而人体的总尿量大概是1500毫升到2000毫升,所以在日常还是应要大量饮水,饮水量大概是在2000毫升左右。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91950次收听

什么是排泄性尿路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是一种使用X光片的检查,能提供尿路系统的图像,比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用于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比如肾结石、肾囊肿、肿瘤、尿路狭窄、尿路感染等。在检查的过程当中,患者一定要放松心情,听从医生的指示改变体位,不要随意变动身体。在必要时,可能会在腹部裹上宽腰带,里面放置两个膨胀的气球,对腹部的两侧进行挤压,防止造影剂通过输尿管。在检查完毕以后,患者应当大量饮水,多排尿,将造影剂排出体外。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74925次收听

小便后腰酸是怎么回事
排尿后腰酸可能为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所引起,比如尿道炎、前列腺炎,应当就医进行尿常规以及尿液培养检查,在确诊以后,应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男性存在小便后腰酸的症状,并且还伴有乏力、耳鸣,可能是肾虚所引起,主要为身体过度劳累、性生活频繁导致,在确诊以后应当使用补肾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在日常也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性生活次数,通过3~4周左右的调理,大多能够恢复正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0

72759次收听

尿呈酱油色是怎么回事
因胆结石、胆道感染、胆道肿瘤等导致胆道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时,就会出现酱油色尿;患有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或者输了与自己血型不符的血后,也都会出现酱油色尿。
尿里有白色东西是什么
尿液中如果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物质或者物体,我们泌尿外科医生通常从以下几个思路来进行考虑,第一是不是有乳糜尿,也就是说白色是大量的一些脂肪的颗粒,那么这种一般是患者合并了一些寄生虫类的疾病,比如说丝虫病,这容易导致这是相对少见的。另外一大类我们就怀疑可能与泌尿系感染有关。那么我会推荐患者做一下尿常规的检查,那么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出报告,那么可以看里面有没有白细胞,还有细菌数的上升,然后能够明确的诊断,因为如果出现了泌尿系的感染,尿路上皮的这些细胞肿胀,就特别会在尿液中产生这些杂质。尿路感染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除外之后,我们可能还要考虑是不是尿液中夹杂了一些其他部位来源的一些物质。那么在男性来说,我们怀疑可能有没有包皮包茎过长,那么可能部分的包皮垢混入到尿液中,或者说患者合并前列腺炎,这些前列腺液进入了尿液中,可能会导致尿液的发白。还有部分是见于女性的患者,患者合并阴道炎,可能很多的阴道的分泌物也可能会随着尿液的冲刷而排出,那么造成在尿液中有一些白色的沉淀。那么以上几方面,包括寄生虫导致的这种乳糜尿,包括最常见的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尿液的浑浊、白色的沉积,以及这些外阴外生殖器存在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的东西。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7

59952次收听

解脲支原体好治疗吗
解脲支原体可以治好。解脲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生物,主要寄居于人体的泌尿生殖道,其中解脲脲原体属于解脲支原体的一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不仅可引起阴道、宫颈等生殖器感染,而且与流产、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只要明确诊断,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是可以很快痊愈的。解脲支原体可定植于尿道、生殖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直接性接触是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会出现尿道或者阴道分泌物,伴有尿路感染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去分泌物做PCR技术检测可进一步早期诊断,同时可以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很快痊愈。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等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7

52855次收听

尿素测定偏高是什么原因
尿素测定偏高是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尿素测定偏高一般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一些肾脏方面的疾病会引起这种现象,患者往往伴随有血肌酐水平的升高。除了肾脏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也会引起尿素偏高。应积极治疗。还有一些尿素偏高是一过性的,可不必处理。
女性尿道感染怎么办
女性如果发生尿道感染,首先要积极治疗。临床上对尿道感染主要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除了用药治疗,患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个人卫生、多喝水,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尿黄吃什么药
尿黄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如果尿黄超过三天,最好做一下尿常规检查。炎症导致的还有可能引发泌尿道的感染,需要吃一些抗生素,比如诺氟沙星胶囊、三金片、阿莫西林等治疗,还要注意局部卫生。
尿素氮偏低的原因
尿素氮偏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肾脏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肝功能异常,患有某种疾病,以及怀孕等,都有可能造成尿素氮偏低。通常会出现排尿不畅和免役力下降的征兆,这个时候就应该多摄入一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然后平常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