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个子偏矮吃什么好

发布时间:2022-04-2717908次浏览
宝宝个子偏矮可进行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1、饮食调整:家长应注意营养均衡的搭配饮食,避免宝宝偏食、挑食。可多摄入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排骨、骨头汤等,因其骨骼的生长基础是钙,只有摄取到足够的钙,才能保证血钙和软组织中钙的营养供应,骨骼才可正常的生长。像牛奶鸡蛋,豆腐,鱼类,南瓜子都含有丰富的钙,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还应多摄入富含锌、铁、铜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菠菜、河虾等,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形成,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2、药物治疗:从中医的角度看,宝宝个子偏矮多与脾胃虚弱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帮助输布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虚不能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内摄入的营养不足,从而容易导致个子矮,所以,宝宝个子矮需要及时补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葵花芪斛楂颗粒,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固表、改善脾胃虚弱和脾失健运的功效,促进宝宝体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帮助改善个子矮的情况。且小葵花芪斛楂颗粒为纯中药成分,安全可靠,药效温和,口感独特,适合于宝宝临床使用。

发现宝宝个子偏矮,家长应及时带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程,越早治疗的效果也相对越好。

相关推荐

02:39
八个月宝宝脾虚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脾虚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推拿、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首先,在饮食上需要以好消化为主为主,配合推拿,进行推脾经和捏脊治疗。还可以服用儿童专用的健脾的药物,如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成分均为药食同源,安全温和,能够从根源健脾。
02:51
脾虚吃什么东西补最快
脾虚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脾虚是可能有很多疾病引起的,在补的同时应先知道什么病。脾虚的症状可以出现少气懒言、疲乏无力、消化不良、泄泻,补的最快肯定是药物。如果病人有少气懒言、气短乏力,可能是肌肉出问题。因为脾主肌肉,劳损的情况下会为非常疲软,可用四君子汤、理中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如果是泄泻,以泄为主,以大便稀溏,查完没有肠炎,只是肠功能紊乱,但有脾虚的症状,可以吃理中丸、人参健脾丸。生活中可以用一些食物,如山药、薏米、薏仁、莲子,不要过食寒凉食物。
01:57
健脾祛湿中药方子
健脾祛湿的这种中药方子其实还是比较多的:第一个最常用的药就是平胃散。平胃散这个方子由苍术、陈皮、厚朴这几味药组成。它是一个健脾祛湿的基础方。第二个就是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临床上这些脾胃虚弱、大便腹泻或者说腹胀的患者是经常用参苓白术散。还有一个就是叫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对一些风湿、类风湿的关节伴有一些比方这种关节的湿气引起关节或者说有一些甚至说头身困重这些患者效果非常好。还有健脾祛湿汤以及升阳益胃汤,这都是脾胃上很经典的方子。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虚的症状,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比较复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闭经、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首先,脾气虚有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脾阳虚,大便稀溏、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者是浮肿、小便短少或者白带多而清稀色白、舌苔白滑。中气下陷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的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语音时长 01:33

2019-08-15

58964次收听

肝郁脾虚的症状
肝郁脾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要及时调理。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精神焦虑、易怒的情况,而且大便溏薄、小腹胀痛。很多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的现象。患者经常腹胀,舌尖红,舌苔微黄,甚至出现痛经等妇科问题。
补气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每一个食物在生活中,都有它的价值与意义,很多人可能存在偏食的习惯,所以会错过一些补气健脾的食物。羊肉的味道非常美味,在补气健脾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此外想要补气健脾,还可以多吃番薯和萝卜,这两个食材的来源比较丰富,价格比较实惠,效果也好。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要选择有益于脾脏的食物或药物,要多运动,还要注意豁达、心胸开阔,一、脾主运化水谷,中医认为味甘甜的药物有益于脾脏,味过于酸的反而会伤及脾脏,中医讲“肝气以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太酸对脾胃的消化功能会有影响,健脾的食物、药物都是偏甘甜的;二、脾是主肌肉四肢,脾虚的患者不爱动、四肢乏力、懒惰困倦,因此,脾虚患者要多运动,运动后胃口大开,消化能力也会相应地增强,脾胃功能也会增强。三、脾虚的患者爱忧愁思虑,要注意豁达、心胸开阔,这样,脾气的运化功能可以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此外,人参健脾丸、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药物对脾胃、对消化都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52

2019-04-04

54826次收听

脸色暗黄如何调理
面色暗说明人没有光泽,偏黄说明脾虚。临床调理主要分两部分:暗黄兼白是肺气、脾气都虚,要健脾补肺,同时服用健脾的药和补肺气的药;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患者面色黄而带黑,黑说明肾气不足,黄是脾气虚,暗也是人体的光泽不够,这时要用一些健脾益肾的药物。一般面色暗黄患者都比较郁闷,内心有忧愁思虑的事压抑人体的阳气不能通达,这类患者要多运动、性格要开朗、跟人多接触,人体变得豁达以后,阳气很容易通透,气色也可以很快的调整起来。但整体来讲,面色偏暗、偏黄的患者治疗的过程要长一些,因为这个病的病程较长,在体内积累的时间长,而人体阳气的振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疏透宣透的时效,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44

2019-04-04

63640次收听

脾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脾虚是指人体脾脏功能失调、脾气虚弱的一种中医概念,其一般和先天不足、饮食不当、情志不调、生活习惯不良有关。
为什么说“思伤脾”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喜、怒、悲、恐、惊等情志变化都是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的。在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中就将五种情志与五脏相对应了,那么,为什么我们常说思伤脾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脾虚咳嗽的症状
什么是脾虚?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所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症状。多是因为饮食失调.劳逸过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如果脾虚,则运化失常,伴随着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脾虚胃寒如何调理
脾虚胃寒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中医食疗、中药等方式进行调理。一、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食物脾虚胃寒主要症状是胃脘怕凉、胃脘隐痛,进食温热食物后可以缓解,全身怕凉,大便稀溏或不成形,食欲不佳,进食减少等等。三餐要按时按点进餐,不要吃太凉、过凉或者过烫的的食物。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食物、冷饮最好不吃,不要吃隔夜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充足的日晒时间,一天一到两小时。二、中医食疗:可以吃一些温胃散寒的食物,可以经常煮萝卜羊肉汤,可以健脾、温胃、散寒。三、中药:如果再进一步加重,食疗没有效果,建议去专科医院,通过医生的问诊、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市面上常见的中成药就有温胃舒、养胃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都可以酌情选择。
语音时长 01:40

2018-04-11

63812次收听

脾虚痰湿的症状及调理
首先脾虚痰湿的人往往形体肥胖,他们皮下脂肪过多,很多人还有一些皮下的脂肪瘤,眼角也可以看到黄色瘤,咽中有痰,上下咳逆不爽,自觉乏力、倦怠,没有精神,头闷重,口淡、不渴,大便黏腻,调理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规律进餐,同时要有足够多的运动,每天运动一个小时以上,如果是超重的人群,需要逐渐减肥,同时可以吃一些健脾利湿的营养粥,比如说是红豆薏米粥,长期服用,能够健脾利湿,久服轻身益气,补心。
语音时长 01:10

2018-04-11

64217次收听

01:35
什么是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也叫脾胃阳虚,脾胃虚寒多数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节,吃过多生冷的东西,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而且思虑过度也会伤脾,随着年龄增长脾胃功能衰弱,也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
02:28
脾虚吃什么药
常见的中成药针对于脾气虚的,像补脾益气。临床上最常见的用的香砂六君子丸或是六君子丸,是补脾气最常用药物。如果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有湿浊的内生,有湿邪的,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容易生湿,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或者现成的成药参苓白术丸。像脾阳虚,就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就像手脚的怕凉,腹部怕凉,总按着腹部,可以用常见的成药,有附子理中丸,像中气下陷的,因为脾有升清的作用,能够防止内脏的下垂,因为脾气不足而导致中气下陷。临床常用的成药是补中益气丸。还有因为脾不统血而导致牙龈出血、胃肠道的出血、女性的月经淋漓不尽、崩漏、皮下出血,因为脾气虚导致的这些,可以用人参健脾丸,它不仅可以用来补脾,还有养心的作用,也能治疗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心,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