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特点都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20-09-1659184次浏览

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有人会把胆囊息肉与别的疾病相混淆,那么胆囊息肉的特点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发病率逐渐增高。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2)隐蔽攻击性强是胆囊息肉的特点。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3)癌变率高也是胆囊息肉的特点之一。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息肉的特点的介绍了,不知道通过以上的内容你是否对胆囊息肉的特点有所了解了呢?如果你在胆囊息肉上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解答的。

相关推荐

诱发胆囊息肉的病因
内科中的疾病中,胆囊息肉的多发在生活中也是很主要的。对于诱发了胆囊息肉的病因,多数人了解的不是很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1.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
乌梅可用于胆囊息肉有什么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息肉为痰凝瘀积之赘生物,近年来人们在治疗胆囊息肉时首选乌梅,这与其药理作用是分不开的,药理研究显示,乌梅有较强的利胆作用等,配合僵蚕、象牙屑,味药物互相配伍,共同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通过什么传染
说到疾病的传染性,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感冒、霍乱、肺结核等一系列的传染病,但是如果说胆囊息肉也会“传染”,您相信吗?这是真是假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胆囊息肉到底会不会传染?如果传染会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如何运动对胆囊息肉好
患胆囊息肉能做运动吗?胆囊息肉很有效的运动治疗方法运动治疗,胆囊息肉,治疗胆囊息肉的运动小疗法!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朋友也可以自己来做一些运动辅助治疗。让病情早日康复!哪些运动有助于治疗疾病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呢?为大家推荐几个运动疗法!
胆囊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息肉会伴随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治疗不及时,会诱发胆穿孔等并发症,甚至会出现胆囊癌。
胆囊息肉如何自愈
胆囊息肉一般极少自愈,假性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可在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恢复正常后自愈,而真性息肉不会自愈。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部分假性胆囊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是指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上,与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有关,尤其常见于妊娠妇女,早期由于胆汁淤积可出现症状,但妊娠结束后症状可消失。而真性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该类息肉本身存在确实的细胞成分,是由胆囊黏膜层发展而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癌变风险。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超过1厘米以上的息肉的癌变几率会明显增加。因此若息肉超过1厘米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同时需要根据息肉在B超检查中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无合并肿瘤标记物升高、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8

70414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何治疗
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胆囊息肉样病变,跟胆囊息肉基本上一个概念,进行B超检查时,看到胆囊腔内病变,不能确认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这时可能会写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从临床观察来看,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治疗,以直径做临床决策,比如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建议做胆囊切除手术,如果息肉直径不到一厘米,建议密切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时要复查一次超声,然后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对于息肉患者可能心存侥幸,觉得能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善,让息肉消失,其实没有明确科学依据,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有效药物。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很难控制息肉生长速度,所以主要以观察为主,如果大于一公分尽早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9

2020-03-16

52559次收听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什么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对于直径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一般是建议进行一个随访的观察,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超声的复查,密切监测息肉大小的变化,而对于一公分以上的息肉,进行一个手术治疗,因为一公分以上的息肉,有这种恶变的这种风险,而胆囊息肉恶变为胆囊癌时,这个患者是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等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就比较晚了,所以说对于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进行建议进行一个胆囊切除的一个手术。如果息肉在手术前已经怀疑有癌变了,一般建议手术中要同时送一个冰冻的快速病理切片,明确这种息肉的性质。如果已经有癌变,很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不够了,还需同时合并有胆囊床肝组织的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只有这样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尽量减少胆囊息肉变为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这种概率。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16

55823次收听

01:49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很多人都会提这个问题,胆囊息肉能否自愈,回答呢是不太可能,那么胆囊息肉,从他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那么后两者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呢,腺瘤性息肉有发生潜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呢,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腺瘤性息肉其不可能自愈,而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肥胖人群,特别是经常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我们建议呢,要进行改善,包括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囊息肉的生长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02:17
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由于胆囊息肉只是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不随着胆囊的收缩移动,所以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病人主诉有右上腹的不舒服,消化不良,以及一些其他的怀疑和胆囊息肉的症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的包括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等。如确实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在检查时会发现胆囊壁的增厚,胆囊增大或者是胆囊缩小。胆囊息肉的症状实际上也是由于慢性胆囊炎引起,而不是息肉本身。胆囊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由于存在癌变的风险,需要在定期体检时进行针对性的判断,如果胆囊息肉短时间快速增长,息肉内有血流信号,无论是否有症状,建议手术治疗。
03:10
胆囊小的原因
胆囊缩小是因为先天性胆囊、胆囊慢性炎症而引起。胆囊缩小由不同原因导致,先天性胆囊,发育小,胆囊先天性缺如。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萎缩,合并胆囊结石,从影像上、超声、ct或核磁能看到胆囊的整体缩小。胆囊壁厚,胆囊腔小,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没有功能,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01:24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现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可以包括肿瘤性息肉以及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出现胆囊息肉,主要的问题就是,胆囊黏膜本身出现了一些异常的病变,而导致黏膜向胆囊腔内形成突起。通常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少数的胆囊息肉,叫做胆囊腺肌瘤。胆囊腺肌瘤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息肉。从理论上来讲,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属于一种良性的病变。但是,从影像学来看,很难特别明确患者的胆囊息肉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类型,难以对胆囊息肉进行判断。所以,一般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出现的胆囊粘膜的突起,往往会统一定义,叫做胆囊息肉样的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实际上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在门诊或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一个B超学的概念。B超不能诊断胆囊息肉,B超的诊断应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像胆囊息肉一样的病,所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真正的胆囊息肉,还有一些胆囊腺瘤以及胆囊脂肪瘤等等的一些肿瘤。这是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性的结晶。实际上B超所说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就包括了胆固醇结晶。真正的胆囊息肉、胆囊的腺瘤,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小于一厘米时候,99%以上都是胆固醇结晶。在大于一厘米以上以后,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概率,大概在30%左右。
语音时长 01:23

2018-09-07

64744次收听

胆囊息肉容易复发吗
胆囊息肉比较容易复发。胆囊息肉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息肉消失即可痊愈,但在停药后过一段时间有概率出现息肉复发。如果经过手术,做了保胆取石,这种息肉取出以后,如果不进行药物的配合进行干预,术后的复发率也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在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07

57885次收听

02:00
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