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离焦虑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08-3154630次浏览

分离焦虑症是在与自己依恋的对象分离时出现了一些不适当、过激甚至是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是儿童时期与家人分离时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六岁以前。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都是分离焦虑症发病的原因,对于孩子的这一症状,做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焦虑症 (16).jpg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4.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5.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相关推荐

焦虑症失眠能恢复吗
每个人都会产生焦虑,甚至会导致失眠,容易睡不着,睡着了之后就很容易醒过来,也很容易受到惊吓。这样就会导致白天很疲劳,没有力气做任何事情,甚至容易做梦,导致头疼头晕,还有心前区出现不适的症状,所以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急性期的治疗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苯二氮卓类的一些药物来帮助调整睡眠,比如说口服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等等,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的药物,或者是抗精神病的药物,这个时候平时可以多进行自我心理的疏导,多和他人进行沟通,还有交流,一般来说慢慢的改善是可以恢复的。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0

72518次收听

容易发火发怒是什么原因
容易发火发怒,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抑郁症或焦虑症引起的。除了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异常、内分泌失调或神经性疾病导致的。疾病原因引起的,需使用药物治疗。
反应迟钝挂什么科
反应迟钝可选择神经内科进行诊断。导致反应迟钝原因多见于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需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
中度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中度焦虑症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表现,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躯体症状表现和情绪症状表现,患者会存在着明显的害怕和恐惧的心理,而且自己还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动作,与此同时,患者还总是存在着莫名担心的情况。
艾司唑仑片治什么病
艾司唑仑片属于抗焦虑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癫痫病以及惊厥等多种精神异常疾病,而且疗效发挥比较快速。而具体服用时需要注意服用方法和服用剂量,若不当服用可能会出现嗜睡乏力和睡眠障碍等全身性症状,还会有长皮疹一类过敏性反应出现。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区别
现在很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扰,为了治疗失眠,他们会选择一些安眠的药物,比较常用的就是艾司唑仑片和安定。这两种药物虽然都具有安眠效果,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分别是功效和作用不同,肌松作用不同,性质不同,半衰期不同以及服用量和方法不同。
焦虑症的前兆是什么
焦虑症没有前兆表现,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长期慢性的表现。它往往可能会有一些诱发因素,这些诱发因素可能是比如长期的压力比较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出现过分紧张、焦虑、担心,同时出现植物神经症状,比如出汗、心悸等症状,判断他可能患有焦虑症。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50816次收听

焦虑症会不会变成抑郁症
焦虑症没有得到很好治疗时,有可能会变成抑郁症。焦虑症和抑郁症不同。焦虑症以过分紧张、担心、恐惧、焦虑为主。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担心、紧张为主要表现,可能会伴有情绪低落、兴趣低等表现,或多或少都会伴有抑郁,但是以焦虑为主。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情绪低落、心境低落、兴趣低,也会或多或少伴有焦虑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51564次收听

焦虑症全身游走性疼痛是什么原因
焦虑症除了一些精神上的症状,过分的紧张、担心、恐惧、害怕等症状为主。除此之外,病人都还会伴有很多的躯体症状。躯体症状有各个系统,比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还会伴有一些全身症状疼痛,可能会伴有全身无力、疼痛或肌肉震颤都可能会发生。但这些检查,比如关于疼痛问题,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特殊异常,应该是焦虑症的躯体表现。而现在的一些抗焦虑药,对于这样的疼痛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有的药物是专门治疗焦虑症这种不明原因的疼痛。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30

80412次收听

01:35
躯体化焦虑症的症状
躯体化焦虑症指的是由躯体疾病而引发的焦虑症状。在综合医院里,各个科都能看到这样的病人,有的病人因为头疼、头晕到神经科来看病;有的人因为胃疼、胃胀、腹泻、打嗝等等到消化科去看病;有的人因为心悸到心血管去看病。病人到各个科室看过,但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但精神上表现并不突出,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紧张、焦虑、恐惧,而只是躯体上的症状,而这些躯体症状又查不出器质性原因,叫躯体化的焦虑症。
01:22
焦虑症可以怀孕吗
在焦虑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以怀孕。如果诊断患有焦虑症,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把焦虑症的症状进行控制。焦虑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然后再进行备孕。否则如果在怀孕过程中,焦虑症状很重,对胎儿的各种发育也会不利。尤其是在怀孕期间,焦虑症状得不到控制,发展得比较严重,必须要用药物干预,会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
焦虑症能不能饮酒
多数焦虑症患者都容易喝酒,但不建议其饮酒,饮酒可能会出现酒精依赖性问题,无法评估治疗效果。焦虑症患者通过饮酒可以缓解焦虑情绪,但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只是掩盖了疾病症状,甚至还会加大抗焦虑药物的效果。有时还会形成一些恶性循环,导致饮酒的量越来越大。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1

61216次收听

01:42
强迫焦虑症能治好吗
在医学上,其实并没有强迫焦虑症的诊断。强迫症和焦虑症是两个不同的诊断。强迫症治疗比较困难,焦虑症的治疗相对容易一些。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确实比较困难。如果对于强迫症患者,只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想要治疗强迫症,最好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这样,通过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疗效。比如首先能够用药物来治疗强迫症;也可以结合一些心理治疗,通过一些技能的训练,来减轻强迫的症状,以此达到治疗强迫症的目的;如果想要治疗强迫症患者,还可以再结合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来减轻患者反复的思维以及反复的动作。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相对于强迫症要容易一些。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会更多一些,比如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与心理上的训练相结合起来,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02:38
焦虑症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焦虑症的因素一共有四种,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一、遗传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焦虑症,那孩子患上焦虑症的几率,就会非常高。二、生物学因素。有研究显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对患焦虑症有比较大的影响。三、心理因素。如果人们可以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刺激,针对刺激的应对方式比较好,那发生焦虑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人们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刺激,那患上焦虑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四、环境因素。如果生活的环境一帆风顺,即使有一些不太好的心理因素,也不会发病;反之,即使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可能会发病。
03:40
老年人焦虑症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的焦虑,跟患者本身焦虑重不重,本身的性格和患者背后的家庭情况有关。如果太焦虑,首先会感到不舒服,会焦虑不安,跟周围人关系可能会受影响,天天担心生病,这种叫疾病焦虑。治疗可以用抗焦虑药,同时做心理咨询。老年人焦虑症危害包括,有些患者可出现浑身难受、不能躺、不愿吃、不能睡等,但是经过检查并无明显症状;患者可出现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虽然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老年人焦虑症的危害包括药物成瘾。长期使用药物,病人会不同程度上瘾。尤其静脉注射此类药物,虽然病人很快进入舒服、轻松的状态,但成瘾迅速,难以戒断。一旦停药,病人反应强烈。另外,老年人焦虑症的危害是,有些患者可有自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