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氯米芬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0-09-1655559次浏览

氯米芬已经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首选药物,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

氯米芬可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的感应被阻滞,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卵泡生长和发育;氯米芬可直接影响垂体和卵巢,分别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协同增强黄体生成素诱导的芳香化酶活性;氯米芬可在女性生殖道的其他部位表现出抗雌激素特征,特别是子宫内膜和宫颈。

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

从周期的第2-5天开始,连续用药5天,开始时间对排卵率、妊娠率和内膜并没有显著影响,在卵泡早期开始可以确保充分的卵泡募集。氯米芬的起始剂量通常是50mg,100mg对肥胖妇女更合适。如果以上方法没有排卵反应,下一次剂量可增加50mg直到有排卵。对于B超显示卵泡增大但不能排卵患者,可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指导同房时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氯米芬后排卵率可达80%以上,单独使用妊娠率达30%-60%。用氯米芬两个最明显的副作用是轻度卵巢增大和多胎妊娠。

相关推荐

02:59
女性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睾酮是一种雄激素,女性体内睾酮偏高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的现象,其发生的原因非常多,有时与不规律的生活有关。想要明确导致睾酮偏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首先要查性激素六项,通过性激素六项判断女性内分泌情况、卵巢功能。睾酮偏高的常见疾病,多见于内分泌失调的疾病,像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往往发生于育龄期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过少、闭经,或是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通过B超会发现双侧的卵巢会有多囊样的改变,小的卵泡较多,单个切面可能大于12个卵泡,其AMH的值往往也会升高。另外比较常见的疾病是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这种疾病除了会导致睾酮偏高外,还会出现男性化的表现,像阴蒂肥大、尿道下裂等。
01:49
多囊卵巢卵泡会长大吗
多囊卵巢是指卵巢呈多囊的改变,在影像学上可发现双侧卵巢出现体积增大,且每侧卵巢里都会有超过12个的小卵泡,这些小卵泡的体积、直径,都不会超过1cm。而且这些小卵泡都无法长到优势卵泡的范围,也就是都小于1cm。所以,没有正常的自然的排卵,这些女性也无法自然的妊娠。对于这些女性朋友,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激素水平及体内的代谢水平,来给与综合治疗,包括激素、口服短效的避孕药,或降雄激素类的药物,降低体内的雄激素,给与胰岛素的增敏剂及其他的药物来减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多大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大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临床妇科的多发病,该疾病对于女性尤其是未孕的女性来说,影响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多囊卵巢综合的危害大吗?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月经不调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很多患者都是在不孕之后一查才发现自己内分泌出了问题。不过专家提醒,其实有一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青春期就可能已经出现症状,只是家长或者患者本身并没有察觉。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内分泌
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按摩卵巢
患了多囊卵巢综合症该如何保养呢?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卵巢常见的疾病,如果女性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症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出现肥胖以及不孕和多毛以及卵巢增大等症状,那么患了多囊卵巢综合症该如何保养呢?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按摩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理
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不孕不断的上升中,很多女性朋友开始积极的去正规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开始关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那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理都有什么呢?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性激素血症为特征,是女性最常见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月经不规律、不孕、多毛、痤疮、闭经,肥胖等情况。1、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和供血占月经异常妇女的70%~80%,占继发性闭经的30%。2、高雄性激素。一是多毛,主要分布在上唇下腹以及大腿的内侧。二是高雄性激素痤疮,这种痤疮与青春期的痤疮不同,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很难治疗顽固。3、女性脱发。4、脂溢性溢出,多囊卵巢综合征会产生过量的雄激素,使皮脂腺分泌增加,导致头面部油脂过多,毛孔增大。5、男性化表现。比如声音低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等。
语音时长 02:13

2020-02-26

58641次收听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确诊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上之所以称为综合征,其诊断不能单通过一条来确诊,确诊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月经稀发或不来月经,也就是患者的排卵是稀发排卵或不排卵。正常的月经代表患者有正常的排卵,大部分应是有正常排卵,月经不调有可能没有排卵。第二,诊断标准是高雄激素血症,或雄激素过高的一些临床表现。比如出现面部痤疮、皮肤粗糙、毛孔增大,或面部皮脂溢出等等男性化的表现。还有的患者可能会有体毛过度增生、浓密,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黑棘皮疹,局部皮肤发黑、色素沉着。第三,卵巢B超提示患者卵巢呈多囊样的改变,两侧卵巢发育的卵泡加起来大于12个左右。以上三条诊断符合其中两条,基本上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些化验,尤其是高雄激素血症雄激素检查,不能通过一次检查就能确诊,需要复查,定期进行复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疾病诊断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复杂,临床上经常有一些假阳性结果,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语音时长 02:22

2020-02-26

61100次收听

02:48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所谓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指的是一种妇科疾病,跟患者内分泌紊乱有关系,会引起多毛、痤疮以及脱发等等情况的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实是影响妇女一生的疾病,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高达6%到10%。而在不孕的妇女中,尤其是不排卵的不孕症妇女中,发病率达到70%以上,所以这种疾病在女性里面是非常常见。在临床上有很多表现:女性多毛、女性毛发较重、女性皮肤痤疮、女性发、月经不正常、出现月经的稀发、月经不规则出血、月经量较少等。伴随糖代谢、甲状腺功能代谢以及脂代谢异常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多基因的病变,可能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压力大有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多囊卵巢还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异常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卵泡刺激素较低,黄体生成素较高,而过量的黄体生成素会影响卵泡的发育,从而导致排卵异常。所以在多囊卵巢的患者卵巢内可以看到好多的小卵泡,这些小卵泡并不会正常生长发育为成熟的卵泡。另外,由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比较高,卵巢局部的雄激素可转换成活性较强的双氢睾酮,从而阻止卵泡的发育。其次,多囊卵巢还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如果母亲有这样的疾病,女儿患病的比例会增高。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06

56873次收听

04:23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诱发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痤疮。PCOS患者卵巢增大、白膜增厚、多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PCOS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表型多样,目前病因不清。
03:39
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严不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比较常见,短期会对患者造成一系列的困扰,包括一些高雄的症状,如痤疮、多毛、脱发、月经紊乱等。长期不管理会出现其他的问题,包括肥胖、内膜风险、代谢综合征的问题,冠心病、心梗的风险会增加。长期不排卵、又不缺乏雌激素会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越长越厚,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的不典型增生,使内膜癌风险明显增加。所以强调有问题要及时解决,虽然不能除根,但是可以解决近期困扰女性生活质量的问题,也可以预防远期疾病。
卵巢多囊样改变是怎么回事
卵巢多囊样改变是指卵巢增大,外周出现了很多囊状卵泡。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家族遗传,再就是肥胖以及高胰岛素血症、服用某些刺激性的药物或患有某些疾病以及肾上腺功能异常。
多囊卵巢怎么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在这个基础之上,药物控制。只有月经失调问题,可以用孕激素周期治疗。雄激素过高症状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口服避孕药,比如达英到35,可以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有对抗雄激素作用。肥胖和代谢问题,代谢问题主要是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糖和胰岛素方面的检查,以及血脂检查,确定有没有代谢问题。还需要改变生活作息,减轻体重,至少要减轻目前体重5%到10%。才有可能恢复正常排卵。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07

64577次收听

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以取代手术治疗作为一线的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主要与患者的生育要求有关。1、降低高雄性激素血症的药物治疗,比如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安体舒通,氟化酰胺等等。2、口服促排卵药物治疗,比如口服氯米芬、促性腺激素、来曲唑等等。3、胰岛素增敏剂治疗。二、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问题,一般是采取减少卵巢中部分颗粒细胞,卵巢间质产生雄性激素减少,从而使循环中的雄性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导致激素水平降低,引起血清雄激素浓度进一步的降低。主要包括两种手术方法:一,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二,腹腔镜下卵巢电灼或激光打孔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30

5970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