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

发布时间:2020-08-2848758次浏览

一旦患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积极治疗是一方面,另外,做好相关护理也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加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康复。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2、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3、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4、积极预防感冒。

5、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6、吹干耳朵,每当弄湿耳朵时,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7、勿经常清除耳垢,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以上小编为大家介绍的7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帮助到您。另外,因为人的五官是想通的,我们在积极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部位的健康,以免病上加病。另外,一旦得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早就医,以免小病成大病,危害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两岁半宝宝耳朵里有硬耳屎该怎么处理
硬耳屎通常是宝宝从胎里边带来的,只要不感染,不进水,没有呛奶情况,留在里面也可以。如果太多了或者出现感染,又或者引起过敏反应,就需要到医院让医生掏出来,在掏出来之前可能会给孩子点药物软化硬度。如果耳朵有中耳炎,发育不良或小耳朵畸形,取出硬耳屎有一定的麻烦。通常可能通过冲洗方法就可以,但极端情况下可能要手术切开才能取出,但只要硬耳屎没有引起发炎,没有流水,就不着急处理,只要不感染,一直可以拖到四岁、五岁,等他能够跟医生进行互动再清理,就比较稳妥和保险。
语音时长 02:19

2021-09-29

86894次收听

03:09
感觉耳朵被堵住了怎么办
感觉耳朵被堵住了,通常分成几种情况,一个是外耳道,耳朵眼儿里进脏东西了清理出来即可。还有一种是中耳炎,我们需要去抗炎治疗。还有少数极端的情况,如果我们耳朵被堵住了,是咽鼓管功能不好。另外是神经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耳聋,听神经听毛细胞损伤造成的,这需要我们进行听力检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中耳炎不治疗会自己自愈吗
有一部分中耳炎不治疗确实会自愈,比如抵抗力比较好的人得了急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因为抵抗力比较好,慢慢地自己也能好。但大多数中耳炎是不能够自愈的,比如儿童的急性中耳炎,感冒以后引起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或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往往渗出性中耳炎变成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变成鼓膜穿孔,引起来鼓膜穿孔,鼓室硬化以及中耳炎反复发作等等一系列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现在发现临床上看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越来越少,其实最主要是有了抗生素以后,在中耳炎的早期的介入,减少了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而不像早年,比如几十年前,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随处可见,很多人都是小时候没有条件,卫生条件不好,再加上没有及时地治疗,最后形成很多需要进行手术干预等等一些并发症、后遗症。所以一旦得了中耳炎,比如感冒了以后,出现一侧或者双侧的耳朵闷、堵、耳朵疼,不要自己在家里硬扛或者自己吃药,要及时到医院去,医生检查了以后发现,如果确实是中耳炎,一定要积极的治疗,经过治疗以后绝大多数病人会痊愈的,如果不经过治疗,可能很大一部分病人会留下这样、那样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48

2021-07-09

77352次收听

03:14
耳朵里面肿了一碰就疼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肿了一碰就疼,一般提示耳朵局部有炎症,这种炎症往往预示着感染,与挖耳工具消毒不彻底有关。耳朵一碰就疼是因为耳部的神经分布比较多且密集;其次,耳朵里有软骨,软骨膜神经丰富,皮肤的感染本身就会引起疼。如果引起了软骨的感染,疼痛会非常剧烈。耳朵里面肿一碰就疼不要担心,一般提示局部有炎症,这种炎症往往预示着感染,与不正确的挖耳朵有关。耳挖勺、棉签消毒不严格造成。对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患者,还可以引起周围炎症。这种疼痛预示是细菌感染,局部要点抗生素滴耳剂或者是抗生素软膏。也可以吃一些抗生素。平时尽量不掏耳朵,耳朵里进水,尽量采取蹦等方法。
02:11
有中耳炎能上夜班吗
有中耳炎能不能上夜班要看病变的程度。如果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耳朵疼、流脓、高烧,不能上夜班,需要卧床休息。大多数,比如急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慢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或者慢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症状很轻,不严禁上夜班。因为上夜班熬夜并不会导致中耳炎的迁延不愈,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甚至进一步的引起并发症,跟上夜班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工作性质是经常接电话,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特别急性期耳朵闷堵,会影响上班的效率。但是,一般中耳炎不是上夜班的禁忌症。
中耳炎治的好吗
中耳炎可以完全的治好,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人体受到了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和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低下,有比较直接的关系,但是中耳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急性中耳炎以及慢性中耳炎。在出现中耳炎时及时的进行治疗是可以达到彻底治好的目的而且中耳炎也有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当中最多见的就是鼓室成型手术、乳突开放手术以及胸部手术。所以在出现中耳炎是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以及中耳炎的严重程度来做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20

102402次收听

中耳炎听力下降的原因
患有中耳炎时,常会伴随着听力下降的表现,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导致耳聋。这主要是中耳炎病情严重时,会导致鼓膜穿孔、鼓室粘连、耳道内分泌物聚集、听小骨病变、中耳胆脂瘤、耳毒性物质渗透侵袭等所致。
治疗中耳炎的方法
可以将蛋黄熬出油以后,用蛋黄油滴耳朵,这种油可以杀菌消炎,并且还能够止痛。也可以将蜂巢蜜和黄柏、冰片熬制浓稠涂入耳道内。有脓水的话,可以使用黄连粉盐水清洗。
不同情况下的中耳炎预防招
得了中耳炎要及时治疗,常常会影响病儿的听力,然后从源头上切断。换一句话说,也就是生活细节可能会导致中耳炎,那么就不同情况下的中耳炎预防招简单说说,中耳炎分为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耳部疼痛、发痒,还有异物感,甚至有化脓的表现,有可能就患上了中耳炎,得了中耳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造成听力的下降,那么中耳炎局部用药注意事项是什
急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的途径主要分两条,一条是咽鼓管途径,还有一条是外耳道途径。咽鼓管途径临床中最常见,主要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比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鼻窦炎,炎症可以向咽鼓管蔓延,导致咽鼓管的黏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因此致病菌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然后就是在急性传染病期间,比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感等等,常发生在儿童,这些微生物致病菌也可能经咽鼓管侵入中耳,造成中耳黏膜的继发感染。还有人为的因素,比如用力擤鼻涕、做咽鼓管吹张、做鼻腔冲洗、做鼻咽部填塞时,这些操作也会让致病菌经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这是咽鼓管途径。另外一个途径是外耳道鼓膜途径,通常是出现鼓膜穿孔。鼓膜本身是有保护中耳的屏障作用,当出现穿孔时,屏障作用消失,致病菌就可以通过外耳道,通过鼓膜穿孔部位进入到中耳,感染中耳黏膜。
语音时长 01:54

2020-07-21

60487次收听

急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急性中耳炎一般可以选择的药物以广谱的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在头孢菌素中可以用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唑林或者二代的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等。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以抗感染、通畅引流和去除病因为主。首先是全身治疗,应该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以防出现并发症或者转为慢性。使用抗生素注意要一直用到症状完全消失,最好在症状消失后,还能维持数日来巩固抗感染效果。还有一类药物就是鼻腔的减充血剂或者鼻喷的减充血剂,可以减轻鼻咽部的黏膜肿胀,尤其是咽鼓管口周围黏膜肿胀,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促进咽鼓管引流。除全身用抗生素之外,局部还可以用一些抗生素的滴耳剂,最常用的就是氧氟沙星滴耳剂,经外耳道滴入鼓膜,形成局部的抗感染作用。滴耳剂使用的时候,要采用耳浴的方式。
语音时长 01:55

2020-07-21

57883次收听

01:37
如何处理中耳炎的耳痛
针对中耳炎急性感染的耳痛,就需要使用全身抗菌素,或者头孢、莫西沙星口服等药物治疗,根据中耳腔的具体情况也可点一些抗菌素滴耳液等。中耳炎患者出现耳痛的情况通常是急性炎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耳朵红肿热痛、耳朵发烫、有灼热感甚至流脓。
01:47
中耳炎是怎么得的
中耳炎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感染,主要是指细菌感染,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第二是外伤,外伤可以导致中耳炎的发生。第三是全身的免疫状态差。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第四是鼻腔的感染,逆行导致中耳炎的发作。中耳炎经常是急性发作,通过鼓膜穿刺抽液或者鼓膜切开术等治疗,可以痊愈。但是有一部分中耳炎,反复迁延不愈,称为慢性中耳炎。
防治中耳炎八大误区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了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健康小窍门,助您更好、更科学地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