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怎样诊断

发布时间:2020-07-2856434次浏览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先看症状表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主要就是呼吸困难、身体乏力和疲惫以及水肿。做临床检查也能够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X线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

慢性心力衰竭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呼吸困难和身体乏力。如果发病后没有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有可能会造成肺淤血、肝硬化或者是肾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之前要先进行明确的诊断,那么慢性心力衰竭怎样诊断?
  一、看症状表现诊断慢性心力衰
  1、呼吸困难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症状表现就是呼吸困难,通常是以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如果有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的症状。如果是右心功能不全,往往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以及活动的耐力减退等症状。
  2、身体乏力和疲惫
  慢性心力衰竭有可能导致体循环淤滞或者是肺循环淤滞,这样就容易引起身体乏力和疲惫等现象,患者的活动耐力明显减低。
  3、水肿
  如果是慢性右心衰竭或者是全心衰竭,往往会有明显的体液潴留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以及多浆膜腔积液,比如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这个时候会出现水肿现象,主要表现为下垂部位的水肿,包括下肢水肿以及胃肠粘膜水肿。
  二、做临床检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
  1、X线检查
  想要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首先需要做X线检查。通过这项检查了解心影的大小和外形,这有助于判断病因。还可以观察到心脏的扩大程度以及动态改变,从而了解心脏功能状态。如果有肺淤血的问题,肺门血管影会明显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和下肺纹理密度相差无几,甚至超过了下肺。
  2、超声心动图检查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还需要做超声心电图检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各个心腔的大小变化以及心瓣膜结构和功能情况。除此以外,超声心电图检查还能够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对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这项检查能够判断出心室腔的大小,同时也可以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从而计算出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

相关推荐

慢性心力衰竭能怀孕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继发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这个心肌的损伤造成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下降,最后导致心室的泵血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因此心力衰竭的病人是不适合怀孕的。如果想怀孕,应该首先治疗就是原发性的心脏病,比方说如果他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心脏瓣膜病应该及时的去做手术,手术成功以后就是患者的心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这样再怀孕比较安全。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80552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不能吃什么
慢性心力衰竭的饮食是低盐低脂饮食,低盐饮食的目的是减轻心脏的负荷,我们要求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是每日摄入盐的量的要小于六克,所以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不能吃过于咸的饮食,比如说咸菜,炒菜的盐也应该放的少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心脏负担的加重。同时慢性心衰的病人最好是低脂饮食,因为相当多的慢性心衰的病人是由于冠心病而演变,而且变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所以就是说低脂饮食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语音时长 01:11

2021-01-15

115368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自愈吗
慢性心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一个终末期,这是很难治愈的,更不要说自己能够好转。基本上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果不治疗会逐渐恶化直至死亡,所以说慢性肾功能不全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才能够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不可能自己好的,所以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是不可能自愈的。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15

85262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
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有各种心脏病引起的,这些原有的心脏病,比方说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他本身的病会逐渐的加重,所以这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第二、慢性心力衰竭通过一些诱因,比方说严重的感染、缺血、高血压、心肌炎、甲亢、大量的酗酒以及药物的治疗,这些诱因可以导致急性加重,所以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因导致急性加重。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15

83337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不全的区别
心功能不全包括有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衰竭是指急性发作或者加重的心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的下降,心脏负荷的加重使心排出量骤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的心室泵血或者充盈功能下降这样的临床综合症。所以慢性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型功能不全一起统称为性功能不全。这就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者是叫慢性心力衰竭,以心功能不全的区别。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15

95979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诊断
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首先需看症状表现,包括左心衰的症状和右心衰的症状。左心衰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右心衰症状以浮肿为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还需做临床检查,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患上心力衰竭后,如果病程大于三个月,则会演变成慢性。患上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急性心力衰竭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前负荷过重、后负荷过重或心室收缩不协调所引起的。
01:35
慢性心衰症状
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活动能力下降是慢性心衰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乏力的情况,而去医院就医。比如患者走路会走不远,走30米,就已经开始喘气;在原来的时候,上楼走五层、六层都没有问题,而现在上楼上到一层、二层,就会开始出现喘憋等情况。第二,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腹部或者是腿部水肿的情况,而且水肿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并且患者会以此为主要或者是唯一的症状,而去医院就医。通常情况下,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可以出现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开始心衰的病情,会比较轻微,随后喘憋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患者的活动耐量,也会出现越来越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