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挂什么科
发布时间:2020-07-1058147次浏览
相关推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包括哪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包括了衣壳抗原,衣壳抗原的对应抗体包括衣壳抗原IgM以及IgG,前者出现的时间较早。再就是包括早期抗原,早期抗原分为弥散性成分D和局限性成分R。除此以外,核心抗原、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和膜抗原也都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原成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何症状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中度发烧发热反应,体温升高可持续发作1-2周。若属于咽炎型,可引起咽喉部充血肿胀,出现疼痛不适感。同时不少患者多部位淋巴结会变得肿大,且皮肤会出现大量皮疹或者斑丘疹等损害,还可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及肝脾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因为感染了EB病毒所造成的,患病后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皮疹、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在临床治疗中没有特异性治疗,主要基于对症治,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大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自我修复,预后良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危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心肌炎,脑膜炎,引起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者也会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发病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要注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