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0952752次浏览

病毒性肝炎处在发病早期时,会有发烧、头痛、疲劳无力、不耐活动、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尿液发黄的黄疸表现。
  1、发烧头痛
  病毒入侵引发病毒性肝炎时,患病早期会有低烧症状,一般下午比上午体温升高更明显。发烧时还会有头晕、头痛、怕冷等不适感。
  2、疲劳无力
  许多患者在患病早期会有疲劳无力感,总觉两腿沉重,稍微活动就会觉得疲惫不堪。
  3、食欲减退
  患病毒性肝炎后,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会有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勉强进食后,腹部饱胀感特别明显。
  4、上腹部疼痛
  有些患者发病早期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感,一般夜间疼痛会更加明显。
  5、黄疸
  病毒性肝炎在发病初期,也会出现黄疸症状。最先会有巩膜发黄表现,继而出现全身皮肤发黄,尿液颜色深黄,像浓茶等。

相关推荐

01:10
月经期可以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吗
月经期一般指月经期间,重组人干扰素α2b通常指的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若女性月经期间感染病毒性疾病,则可以用,若女性月经期间没有感染病毒性疾病,则不可以用。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是一种西药,通常可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月经期间女性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引发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药物进行治疗,通常不会对月经周期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女性月经量,除此之外,女性需注意日常卫生,保持阴部干燥清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若女性月经期间没有患病毒性疾病,通常无需用药,且使用此药物需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避免出现副作用。
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原因是什么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因子的Ⅰ因子,主要是在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参与到人体的凝血过程当中的非常重要的因子。当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时候,纤维蛋白原的合成量是减少的。一般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多,主要容易发生血栓方面的问题,像一般有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有出血性疾病的时候,有肿瘤性疾病的时候,都会引起由于血管内皮的破损,引起纤维蛋白原增加止血的能力。所以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应该是血栓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知道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正常值范围,正常值应该是2.0-4.0g/dl范围,一般低于2.0g/dl以下,认为是减少。超过4.0g/dl以上,认为是纤维蛋白原增多。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又有其它的一些易栓因素的时候,需要去做抗凝的一些治疗来减少血栓的风险。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以后,如果没有其它表现的时候,还是要去做一些疾病的筛查,包括慢性炎症的筛查,还有一些慢性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以及肿瘤性疾病的筛查。升高以后,最大的危害还是心脑血管这方面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出现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要给病人去加抗凝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13

2021-10-15

46568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会传染的,只是它的传染途径的不同。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来讲,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吃东西的时候,比如说手上没洗干净,或者本身这份食物就不那么干净,像很多年前上海爆发的甲型肝炎,就是在海产品毛蚶里边存在着甲型肝炎病毒,所以导致了大面积人群的感染。对于戊型肝炎来讲,也是这样的粪口途径。所以尤其是我们外出回来是一定要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在吃饭之前必须要洗手。有可能你在外边的时候随便摸的东西,有一定的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吃进去,可能会有感染的问题。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来讲,这两个的传染途径主要指的是血液和体液的途径。血液主要是一个献血员,保证是安全的,是要做严格的筛查的。体液的途径主要指的是密切接触,比如说夫妻间性生活的密切接触,是有这样的传染途径的。另外一个就是像共用注射器的人群,有可能都会导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染。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4

61161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应该怎么治
病毒性肝炎应根据类型通过卧床休息、简单的保肝药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病毒是一个自身的体内清除的过程,不需什么特殊的抗病毒的药物去处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对于急性乙型肝炎,90%左右患者病毒可以自然清除,也不需特殊的药物的处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需在适合的时机给患者服用特殊的抗病毒药物。两个都有很好的口服的、特效的抗病毒的药物。对于乙型肝炎,也有针剂的注射、干扰素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目前国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也有很好的药物,根据患者不同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的不同,用药的选择也不同,基本上治疗三个月的疗程,丙型肝炎是完全治愈。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4

49744次收听

02:24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或简单的保肝药治疗,患者基本可以恢复。病毒是一个自身的体内清除的过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抗病毒的药物去处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90%的患者病毒可以自然清除,不需要特殊的药物处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需要在适合的时机给患者服用口服、特效抗病毒的药物。乙型肝炎有针剂的注射、干扰素的治疗。丙型肝炎根据患者不同的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的不同,用药的选择不同,基本上治疗三个月的疗程,丙型肝炎是完全治愈。
02:19
病毒性肝炎怎么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要分病毒的不同,预防的方式也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预防的方式主要是注意个人的手部卫生,一定是饭前便后要洗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因为传染途径的不同,所以预防方式也不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主要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染方式。乙型肝炎可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丙型肝炎,最好的预防方式对于我们生活行为的自己的一个规范,避免共用注射器,然后其它的像体液的传播也是做好防护措施。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得的
如果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水和食物被病毒污染,再就是和患者共用餐具或者是牙具。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可能是因为输血的时候使用了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也有可能是无保护性性交或者是怀孕和分娩所致。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炎症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病变,有很强的传染性。根据感染病毒的类型分为甲、乙、丙、丁、戊肝炎五种;患病后常会有进行性加深的黄疸、厌油腻、浑身无力、中毒反应等症状;一般需抗病毒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进行肝移植手术。
病毒性肝炎能吃什么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适量的吃些苦瓜,苦瓜当中的活性蛋白可以抗癌,防止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再就是可以适量的吃些柑橘,柑橘能够帮助肝脏解毒,有助于病情恢复。除此之外,如果患上了病毒性肝炎,还可以适量的直接甲鱼、猕猴桃、西红柿以及蘑菇等食物。
病毒性肝炎会夫妻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中的乙肝和丙肝是会通过夫妻生活传染的,所以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患有乙肝或丙肝,那么在进行性生活时就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将疾病感染给对方。同时建议健康的一方需要尽早接种疫苗,这样可以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传染的。但是不同类型具体传染的状况又不太一样。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把称之为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说病毒是吃进去的,时间从胃肠道,进入到肝脏引起肝细胞的炎症,这么一个发病的过程。而病人的排泄物,病人的大便里面可能会带有病毒,所以只要把好了病从口入关,一般是能够预防不得甲肝和戊型肝炎的。首先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还有戊型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这五种是嗜肝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有戊型嗜肝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一旦临床确诊了这五种肝炎当中的一种,都是要上报传染病卡的,所以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传染的。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称之为粪口途径传播。吃的食物一定要高温,一定要煮透。很多戊型肝炎的病人都是吃过海鲜,涮涮一下就捞出来吃甚至生吃然后患的戊型肝炎。除甲型和戊型之外,其两种就是乙肝和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慢性丙型肝炎,们传染性是根据检测的结果,乙肝的反映传染性叫做HBV-DNA,丙型肝炎反映传染性是HCV-RNA,所以一个乙肝病人、丙肝病人要想关心自己传染性怎么样,就建议去做这两个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判断传染性怎么样。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10

56818次收听

02:55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就是病毒性肝炎,包括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一旦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医生按要求上报传染病卡。五种病毒性肝炎中,甲型和戊型肝炎比较相似,都属于急性肝炎,很少转成慢性肝炎,而且两种类型肝炎往往是消化道途径传播。乙炎和丙型肝炎比较相似,比较容易转为慢性肝炎,而且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丁型肝炎比较少见,一般是只有先感染了乙肝才会再感染丁肝。
肝功能异常怎么办
生活中当我们发现肝功能异常,先要去检查找到病因再去治疗。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因为经常吃药的肝损伤、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都容易导致此病,另外还有自身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肝功能异常,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病因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去治疗。
病毒性肝炎能导致肝硬化吗
病毒性肝炎里边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相比之下,丙型肝炎可能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在我国乙型肝炎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很多的肝硬化都是乙肝肝硬化,如果没有经过治疗,反复的肝炎损害,逐渐的发生肝脏纤维化,经过15年到20年,有可能慢性肝炎患者就转化为肝硬化,其中还有少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转变为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都要及时的监测肝功能和肝脏B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果有肝炎、肝损害的表现,选择适当的时机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是一旦发现确诊,就应该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因为慢性丙型肝炎现在已经是可以治愈,不至于让发展为肝硬化。现在关键的就是乙型肝炎,还没有治愈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不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语音时长 01:28

2018-09-14

62654次收听

04:59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经口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粪口传播等等。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播。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输血引起。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基本相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经粪口途径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