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黄疸

发布时间:2020-03-0252939次浏览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当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工鞥降低或者有功能肝细胞减少,肝细胞遭到破坏导致结合胆红素外溢,肝内胆汁淤积,大胆管发生梗阻就会引起黄疸。这时候就会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出现瘙痒感,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等症状。

黄疸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了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当患有黄疸的时候对身体会有一定的伤害,是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的。那么什么是黄疸呢,下面就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1、黄疸的病因
  产生黄疸的原因可以分为五类。如果红细胞被大量破坏,非结核胆红素形成变多被运输到肝脏导致肝细胞负担变重。一旦负重之后就会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黄疸。如果患有一些肝脏疾病导致肝细胞减少或者肝酶功能下降,也会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高而引起黄疸。如果患有肝炎导致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的损伤,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出现了障碍,就会导致部分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出而引起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变高而引起黄疸。如果患有肝炎的识货导致肝细胞发生了变性、肿胀等,也会最终引起黄疸。另外,肝内、肝外肝胆管、胆总管、总肝管等发生了阻塞或者单只淤积,也会导致结合胆红素溢出来反流到血液中引起黄疸。
  2、黄疸的临床表现
  黄疸会导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出现瘙痒感。当黄疸加深的时候,尿液、痰液、汗液和泪液也会出现黄染。尿液会变得跟浓茶一样,大便会跟陶土一样的颜色。还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食欲不佳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心动过缓、皮肤瘙痒、无力的胆盐血症表现。另外还会有发热、上腹剧烈疼痛、肝肿大、脾肿大、胆囊肿大等症状。
  通过上面对黄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介绍,对黄疸这个疾病的了解也多了一些。这样在生活中就要积极的去预防黄疸,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就需要根据所介绍的临床表现先自己检测一下,然后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关推荐

03:21
婴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婴儿黄疸症状表现为是皮肤,黏膜的发黄,还可出现因黄疸导致疾病的相应症状。黄疸本身表现,就是肉眼可见的孩子皮肤表面发黄。原发病或诱因的存在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可看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有呼吸道感染,可能就会看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呛奶等相关表现,消化道感染,可能存在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关症状,有溶血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贫血,可能出现心率快、活动耐力下降、进奶无力等相关症状。黄疸严重出现继发胆红素脑病,可出现精神反应差、拒食,甚至发热、抽搐等。
03:11
总胆红素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总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高就叫黄疸,偏高有三种病因:一是溶血。二是肝细胞本身的病变、肝病。三是肝外的胆管的梗阻。首先,如果溶血增多,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夜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就可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其次,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还有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病人,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此外,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于肝外胆道梗阻,像结石、肿瘤、胆道蛔虫等等,病人也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和结合胆红素增高。
孩子黄疸是否严重
孩子黄疸严重不严重,取决于黄疸的程度,如果是生理范围之内的黄疸,那就没有问题、很正常,因为所有的新生儿生后都会有黄疸,因为新生儿胎内的红细胞非常多,胎后胎儿的血红蛋白会分解,所以就会造成胆红素的产生多,从而出现黄疸。正常的生理性的黄疸,如果出现的时间都正常,正常的时间消退,程度也不重,那就是正常情况。但是,如果黄疸是病理状态下,尤其是黄疸的程度比较严重超过了20mg/dl,也就是超过了340μmol/L孩子就很危险了。因为胆红素不仅能够在皮肤上沉着表现出来,外观能看到孩子发黄,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子里,进入脑子就变成了核黄疸,而核黄疸是致残性的、终生性的疾病,那就好不了,孩子也傻了,而且智力、运动发育都是有问题的,所以非常严重。因此孩子如果是黄疸比较严重,必须经过专科的医生抓紧去看、去就诊,防止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15

2021-06-25

62695次收听

01:57
黄疸会引起嘴唇发紫吗
黄疸和嘴唇发紫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黄疸通常出现的是皮肤或巩膜的黄染,有时候会伴有皮肤瘙痒,但不会出现嘴唇发紫。嘴唇发紫可能与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发干就是缺氧的表现。黄疸表现出来就是血中的胆红素升高,它包含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实际上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加上间接胆红素的指标,他和我们的血液系统以及肝脏方面系统是有一些相关性的,当胆红素升高,我们需要考虑到比较常见的几类疾病,包括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系统相关的疾病,所以这两方面是没有相互关系的。
02:08
喝葡萄糖水能去黄疸吗
一般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黄疸病因学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及先天性四大类。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后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常见的如乙肝、丙肝。胆汁淤积性,如出现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先天性的是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喝葡萄糖对于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作用。一旦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此时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住院治疗,查其原因,包括病毒学、影像学、CT、核磁等检查。
01:36
孩子皮肤发黄就一定是黄疸吗
孩子皮肤发黄不一定就是黄疸,因为发黄只是颜色的改变,黄疸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孩子色素沉着,其实在临床也是比较常见的,吃了好多的南瓜或者胡萝卜,吃上一星期之后也是全身都发黄,这就不是黄疸,这是因为外界摄入色素太多从而导致的皮肤的发黄。还有的孩子皮肤发黄是由于贫血,血色素比较低,因为重度贫血的孩子也可以出现皮肤发黄的这种表现。所以,孩子皮肤的发黄,必须到医院去让医生判断是黄疸还是其他原因。
导致黄疸复发的因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它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孩子黄疸持续时间比较短,而且会自行痊愈,那就是生理黄疸,但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还容易反复出现那是病理性黄疸,应该到医院去治疗。那么究竟导致黄疸复发的因素有哪些呢?
黄疸会有什么后果
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出生之后就会患上新生儿黄疸,这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危害,给家长带来了很多的苦恼,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希望下面的内容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黄疸有哪些分型
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又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等多种类型。
黄疸值多少需要照蓝光
虽然黄疸是比较常见的新生儿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如果黄疸比较严重,可能会造成其他的损坏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照蓝光是常用的治疗黄疸的方式,如果孩子黄疸数值超过12毫克每分升或者是超过15毫克每分升就需要照蓝光治疗。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新生儿期和新生儿后期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是黄疸的迁延不愈,这种黄疸一般程度和进展都不是很明显。相对在其它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当然需要密切的观察。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特殊的神经系统异常,如果食欲、精神状态和活动都没有什么特殊表现,可以观察到生后两周到四周,看黄疸消退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
语音时长 01:07

2019-04-26

59218次收听

黄疸的治疗方法
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在脸颊以及胸部上出现发黄的现象,以及有厌食的症状出现,就有可能是患上了黄疸。当然了,黄疸也有轻重之分,不同的症状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有光照治疗、换血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这三个方式。
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即痊愈。而病理性黄疸则需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30

59787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不需要外部干预,也可以自愈。而病理性黄疸的病情发展较快,一天之内,黄染的程度会加深很多,而且病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不及时治疗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30

52713次收听

黄疸的孩子能吃母乳吗
排除患者溶血感染等等其它方面导致的黄疸,一般不建议停母乳,病理性、母乳性黄疸只需要在吃母乳的同时进行照蓝光或者是口服药物进行退黄治疗。建议母乳喂养过程中多观察,如果母乳黄疸加重,则需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则平日多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语音时长 01:58

2018-09-30

5474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