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胃平滑肌瘤

发布时间:2019-12-2358725次浏览

胃平滑肌是常见的介质性良性胃部肿瘤,主要表现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症。胃平滑肌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胃部肿瘤,属于胃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这和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胃部保护因子及损伤因子失衡等,导致的胃肠道组织细胞病变等有关。如果肿瘤很大,一般采取手术处理治疗,或者按照恶性肿瘤来进行处理。

胃平滑肌瘤,也就是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系统的一种肿瘤,具有非定向性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一般在50到60岁的年龄段的人容易发现,40岁以下很少见,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消化道出血、上腹部不适、腹痛、腹部包块等非特异性的表现为主,大部分都是良性病变,约20%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及范围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大小决定。

胃平滑肌是起源于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是常见的介质性良性胃部肿瘤。严重时可表现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症状。需要在临床上确诊,在诊断之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这是因为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较困难,而平滑肌瘤可以发生恶性变,所以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通常需要进行切除来防止癌细胞的遗留。

患者身体上感到不舒服都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积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相关推荐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是什么病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可能是粘膜下的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还可能是腔外压迫会出现的胃内隆起灶,还有可能是囊性的包块或者血管畸形引起的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粘膜下的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大小不一,一般都是良性病变,可以通过超声胃镜甚至需要结合腹部ct检查诊断,完全明确诊断后,需要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活检。腔外压迫出现胃内隆起灶,如脾脏,异位胰腺,胆囊的肿瘤等,可以通过检查上腹部超声或者ct鉴别。还有一些少见的,如囊性的包块或者血管畸形,也会出现胃内隆起灶,一般都是良性病变,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胃黏膜隆起性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超声胃镜,腹部ct等。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7

52261次收听

胃平滑肌瘤手术后的效果如何
胃平滑肌瘤是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方法和范围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来决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术后进食后可能出现胃灼热、胃酸倒流或腹胀,可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以改善。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术后复发。
胃平滑肌瘤的发病原因
其实胃平滑肌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很清楚。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准确的搞清楚胃平滑肌瘤的发病原因,所以目前无法从病因上去预防。一般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积极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尽量减少胃平滑肌瘤的生成。
胃平滑肌瘤术后复查的项目
胃平滑肌瘤术后做好复查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或者是饱胀、烧心,需要进行腹部的彩超检查,若患者术后无不适的症状,则根据术后的时间进行复查,术后半年做一次腹部彩超检查,术后一年内进行胃镜检查,评估手术复发的情况。手术后除了复查,邮局要调理好情绪,适当的休息、锻炼,搭配自我按摩促进恢复。
胃平滑肌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胃平滑肌瘤检查项目有消化道造影、血常规、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粪便潜血实验、腹部B超检查、超声胃镜等方式,可以了解腔内型肿瘤的形态大小及生长特点。胃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的胃部肿瘤,对于胃部健康危害严重,应当积极的治疗,普及该病的治疗措施。
胃平滑肌瘤的诊断
要想诊断胃平滑肌瘤那么可以使用胃镜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也可以选择X线的方式进行诊断,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加以治疗,这样才能够了解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出现了胃平滑肌瘤后要及时的手术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