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治

发布时间:2019-09-2463804次浏览

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时候,患者应该对自己多进行自我暗示,时刻提醒自己要变强大,勇敢面对所要经历的事情。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应该看开一些,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与别人多进行交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情,这样对回避型人格障碍会有很大的好转。

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大,每天要思考很多事情,当压力大于自己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心里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回避型人格障碍就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及时治疗特别重要,否则就会对健康到来危害。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治?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下面的介绍。
  1、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平时需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不要总是去想着失败了怎么办,要想着怎么样去和别人交流,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2、有些事要看得开
  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经受挫折的影响,不要关注自己的生理缺陷、性别、家庭出身、地位、荣誉等,消除内心的自卑感。这样的话,相信你会好过一点。凡是都要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总是在意自己不好的地方,平时多夸夸自己,鼓励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认为自己能力不高或者是缺点多。
  3、多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强与人的沟通,尊重他人,与人交流时注意倾听,并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回应,让交流愉快进行。每天做到与他人保持一定时间的交谈。可以将交往的范围扩大。经常和陌生的人群去交流,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治疗。
  很多人患上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去接受治疗,害怕人们会笑话自己。其实心里疾病不要害怕,积极的面对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心理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多出去走走,旅游放松自己可以放自己豁然开朗。

相关推荐

人格障碍分几种
人格障碍一般分为三组,包括abc三组人格障碍。A组人格障碍也被称为奇怪或古怪组。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接近于精神分裂症,但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样完全脱离现实。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B组人格障碍以戏剧化情绪化怪异行为为特征。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C组人格障碍更为典型的是行为异常,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6645次收听

什么叫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情感丰富,具有表演色彩,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病人的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反应过分强烈,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往往从感情出发,对人对事易感情用事。病人能轻易地接受周围人的语言、行动、态度的影响,具有高度的暗示性,特别富于幻想,内容生动,易于把现实和幻想互相混淆,而给别人造成病人在说谎的印象,甚至病人本人也难以分辨;具有自我中心倾向,过分夸耀自己,喜欢当众表现,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但这类人格特征并不是产生癔症的必要条件,实际上癔症病人完全具有上述病态人格特征者只在少数。
语音时长 01:33

2021-05-20

65894次收听

多重人格的危害有哪些
多重人格可直接影响日常社交、导致精神失常,严重者还会对生活失去希望,产生自杀的想法。
人格障碍会不会遗传
人格障碍有可能遗传。有人格障碍家族史时,自己患病可能性会更大。但并不是所有人格障碍家族史的人都会患病。
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与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人格障碍的症状标准,是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有些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的稳定的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以下一项认知,感知觉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和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这是认知的定义,认知的异常偏离,情感,包括情感的范围、强度、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剥离,控制冲动,即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以及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也就是说这种偏离是广泛的稳定和长期的。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和后果,这是人格障碍的表现。
语音时长 02:33

2020-04-29

54746次收听

人格障碍如何治疗
人格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等等。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汪卫东教授所成立,是基于人格异常发展、理论、融合和发展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发展心理学、心理病理学等理论体系,重点关注同年人格成长要素的缺失和偏离。对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采用低阻抗状态下的意念导入技术,对人格成长有的要素的缺失和偏离进行补充和纠正,从而实现人格的再成长。对人格障碍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医生要与患者深入的接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帮助其认识到个性的缺陷所在,鼓励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药物治疗方面,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情绪不稳定者可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具有攻击行为者可少量的给予碳酸锂,也可以是酌情使用其他情况稳定剂。像丙戊酸钠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像喹硫平、奥氮平等等。有焦虑表现者,给小剂量氮卓类药物或其它的抗焦虑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药物被患者滥用,或者用于自杀等。
语音时长 01:58

2020-04-29

53350次收听

人格分裂是怎么回事
人格分裂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病症,医学上又被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多否定自身的身份,而不自知的出现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身份与人格状态,一经发现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积极治疗。
反常家庭关系背后的反常人格
人格障碍在精神病学里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诊断人格障碍的要点是患者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及其治疗探讨
边缘性人格障碍被认为这是一种较难治愈的严重的精神疾病。然而事实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很可能你身边的某位同学、同事或朋友,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我这样说,会不会立刻引起你的恐慌呢?其实大可不必,如果说要恐慌,也轮不着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