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肌酐正常尿肌酐高说明什么

发布时间:2019-08-0663259次浏览

肌酐是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当肌酐出现异常值,可发生生理性疾病或营养缺乏症。肌酐又分为尿肌酐和血肌酐,这两种物质虽然都是肌酐,但是它们的数值反映了不同的身体状态。那么血肌酐正常尿肌酐高说明什么?

血肌酐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进行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放到体外。血中肌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平横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太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血肌酐能较为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较轻,所以很多人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严重损伤,此时血肌酐也明显上升。
  尿肌酐偏高
  尿肌酐主要来源于血液,由肾小球过滤同尿液由尿道排出体外。引起尿肌酐增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原因。生理性的原因有:食用过多肉类或者运动过量等都会导致尿肌酐升高。病理情况下感染、发烧、免疫力低下、劳累、炎症以及肾脏方面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都是尿肌酐增高的因素。单凭一个尿肌酐升高不能确定究竟是什么疾病,还应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血肌酐正常尿肌酐高说明什么
  血肌酐正常说明身体肌肉功能方面以及营养方面没有明显问题,但是尿肌酐偏高的话,就说明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因为尿肌酐偏高说明肾脏代谢能力下降,因此这个时候最好进一步检查肾脏,如果出现了肾脏炎症或者是其他疾病要及时治疗,不然的话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血肌酐高怎么降
血肌酐升高能否降下来取决于引起血肌酐升高的原因。急性的肾功能不全会导致肌酐一过性的升高。只要是脱离了导致过敏的药物,或用小剂量激素可以促进肾脏炎症细胞消散,促进肾功能恢复,使肌酐降下来。但一些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发生了一定比例的硬化,血肌酐是缓慢升高的,这样的血肌酐不可能会降下来。只能尽量针对病因治疗,给予低蛋白饮食加复方阿尔法酮酸延缓肾功能进展,不追求把血肌酐降到正常。
语音时长 01:19

2021-12-30

54878次收听

做肾穿刺有后遗症吗
做肾穿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有后遗症的。除非患者在肾穿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穿刺出血,而且内科用药止血不良的情况下,可能会给患者做选择性肾动脉的拴塞或者是做出血侧的肾脏的切除,当然这都是极端的情况。肾活检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不会有什么并发症,因为穿刺针也比较细,在肾脏上面留下一个很小的伤口,数天之后就可以愈合了。所以如果有适应症又没有明显的禁忌症的话,还是应该做积极的肾活检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55757次收听

24小时正常尿量有多少
在医学上面有一定的差别,也就是说在定义上面并不是说,特别的固定,但是差别不太大。从几个方面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第一个,从专业资料方面来介绍,对于24小时的正常尿量,如果是成年人一天一夜尿量是1500ml-2000ml,在白天的尿量和夜里面的尿量,它们俩的比例是2:3或者1:2。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生几天的时候一天一夜的尿量大概是20ml-40ml,出生后一周就增加到200ml。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尿量也会逐渐地增多,这是一方面的资料。另外还有其他的资料,也有一些正常范围,比如有的资料表示成年人一整天的尿量是1-2L,也就是1000ml-2000ml。对于小孩来说,1到6岁,4小时的尿量是300ml-1000ml。如果年龄到了7到12岁,24小时的尿量就可以达到500ml,到1500ml,1500ml这个尿量已经是接近于成年人了,也就是说到12岁以后,基本上尿量跟成年人是差不多的。尿量的多少也是判断这个疾病的状况的,尤其肾功能,尿量增多或者说明显地减少,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如果发现尿量的异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看看病因是什么。
语音时长 02:17

2021-11-05

78649次收听

01:54
双肾实质回声增强是肾功能不全吗
双肾实质回声增强,是B超下的一个影像学的描述,通常是提示肾脏里面硬化的肾小球比较多,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但是40岁以后正常人也会有逐渐的出现部分肾小球的硬化,所以看起来有双肾实质回声增强,但是抽血查肾功能却是正常的,所以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并不一定就是提示着是肾功能不全。如果想知道是否真的有肾功能不全,还是需要做血肌酐的检查或者是血肌酐清除率的检查来明确。
01:59
肾不好会犯困吗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有各种并发症,比如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肾性贫血等等。贫血的患者,由于血源素减低,会出现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一个贫血的状态,尤其是中度到重度的贫血,会出现大脑的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容易困倦的情况。但是犯困并不是一个特异的表现,我们并不能通过犯困就直接指向说是有肾脏的问题。所以需要到医院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等,甚至是神经系统的检查,来明确是否有肾脏病。
如何知道自己的肾好不好
来肾内科就诊的患者,很多人是因为看到自己出现了水肿、血尿、泡沫尿——可以说是肾友的三大主诉,肾小球疾除了以上3个症状,肾病还可以出现尿多、尿少、夜尿增多,这是肾小管和(或)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可伴有血肌酐升高。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建议应该早期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及泌尿系彩超等。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16

84346次收听

常听说肾功能不全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与肾脏病,孰因孰果?
肾脏既是高血压的靶器官,又是引起高血压的器官,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血压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疗效和预后,因此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该注意控制血压,而不应该放任不管。
不同时期肾功能不全症状是什么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4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的患者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不全期患者的肾小球已有60%~75%损害;肾功能衰竭期患者的肾脏功能已达75%-95%损害,病情相当严重;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的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肾功能不全怎么才能确诊
现在在我们身边,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朋友是很多的,那么,我们同样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因为这种疾病的某些表现是很容易跟其他的一些疾病相混淆。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认识。
肾功能不好怎样调理
肾功能不好的调理办法,首先患者要多一些喝水,起码每天8杯水;其次,患者要吃得温,多吃鸽子、牛肉以及牛尾汤;再者,建议多吃山药,可以药用以及食用;再次,建议少吃一些太咸的食物;最后,多吃黑色食物以及多喝果汁。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
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含血生化、ECT双肾彩超、双肾动脉检查以及留尿做肾小管功能检测等。血生化看肾功能状态,如肾功能包括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也包括电解质、钾钠氯钙磷等。目前很多医院开展胱抑素检查,可比较早反映肾功能状态。除这些检查外,可做核医学检查看分肾功能、左右肾、肾小球滤过率。除肾功能检查之外,还有肾小管功能检测,可通过查尿、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尿α1微球蛋白、尿β二维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AG酶等检查,看远端肾小管的浓缩功能,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ECT双肾彩超以及双肾动脉检查,还有留尿做肾小管功能检测,都是肾功能检查项目。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11

59061次收听

02:15
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的检查,临床最常用的还是血生化,电解质,胱抑素的检查,肾小管功能,双肾的就是核素核医学的分肾功能检查以及尿检来查肾小管的功能等。肾功能检查还包括电解质钾钠氯以及钙、磷等,目前比较新的,胱抑素的检查,他可以更早的反应肾功能的状态。还有肾小管功能的检查。通过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尿NAG酶、尿α1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来检测远端肾小管的浓缩功能、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来判断肾功能的状态。还有就是进一步的检查看分肾功能,常做的就是核素核医学的检查来做这个分肾功能,来看看左肾右肾的功能状态。
02:14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血生化,胱抑素检查,分肾功能,肾小管功能的检测等。血生化检查肾功能状态,包括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也包括电解质,钾钠氯钙磷这些。胱抑素检查可以比较早的反映肾功能的状态。病人同时合并有肾脏大小不一致,做核医学的检查来看分肾功能,左右肾的肾小球滤过率。检查肾小管功能的检测,通过查尿,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还有尿α1微球蛋白、尿β二维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AG激酶等等这些检查,这些都是判断肾功能的改变的检测的方式。
02:24
肌酐正常值
评价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就是血肌酐。那么肌酐的正常值各个实验室条件不一样它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有的实验室正常值可能在78个微摩尔浓度。也有的实验室正常值在差不多40到133个微摩尔浓度。除了血肌酐之外,目前国际上比较推荐的一个比血肌酐能够更好的反应肾功能状态的指标叫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状态下肾小球滤过率就是90到120毫升每分钟算正常值。如果低于90毫升每分钟以下的话,提示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损,当然不同的年龄的话,肌酐清除率的话是有一点点差别的。总体来说肌酐清除率在60毫升每分钟以下就提示这个肾功能有受损。在临床上的话,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功能,他的准确率会更高一些。
肌酐偏低吃什么食物好
血清肌酐主要由身体自身肌肉的分解产生,一小部分是由于饮食中肉的分解,低血清肌酐与较低体重,较低的肌肉质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相关。通常不是由疾病引起的不用过于担心,可以添加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