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和丙肝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9-07-2660770次浏览

虽然说乙肝和丙肝都属于一种病毒性肝炎,但是这两种疾病在症状上面,传播途径上面,严重性上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说合理的了解症状非常的重要,一旦发现自己存在异常的现象,就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正确的处理,才能真正的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乙肝和丙肝其实都是一种病毒性的肝炎,在我们生活中被统称为肝炎,而且也具有着一定的传染性,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种疾病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区别了解的并不是很多,那么乙肝和丙肝有什么区别呢?
  一、症状上的区别
  乙型肝炎的特点是发病缓慢,大多无症状,其中1/3有肝损伤。常见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胃肠胀气、腹水、肝肿大、黄疸、疲劳等症状,急性发作患者不到1%,未及时治疗死亡率大概在80%左右。丙型肝炎发病前,丙型肝炎病毒已进入人体约2-8周,大多数患者有轻微或无症状的症状,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与乙型肝炎患者相同,但与乙型肝炎患者相比,更容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二、传播途径的区别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复杂的,输血: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在医疗过程中由各种未消毒或未完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引起的感染,吸毒者共用受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导致传播。母婴传播:育龄妇女患急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通过妊娠和分娩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传播:当个体与乙型肝炎或病毒携带者发生性接触或密切接触时,可能会受到感染。但是对于丙肝患者来说,传播的方式就没有这么大。
  三、严重性上的区别
  乙肝和丙肝是血液传播的,其危害程度几乎相同,一般来说,急性感染后转移到慢性期。相对而言,丙型肝炎会比乙型肝炎造成更多的伤害。第一,没有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第二,丙型肝炎的治疗比乙型肝炎更麻烦。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时,患者应该注意,及时定期对其进行预防,必须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否则该病很可能成为慢性病,则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同时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肝功两对半
肝功两对半实际上就是乙肝病毒的两对半,也可以称为乙肝五项,是乙肝病毒感染以后,通过抽血化验的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所以称为乙肝两对半。通过化验乙肝两对半,可以了解病人是否有乙肝病毒的感染,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目前病毒是否复制活跃。如果是E抗原阳性大三阳,说明不仅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而且病毒复制还比较活跃。也可以了解到病人是不是既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病毒已经清除了。另外,还可以了解病人是不是对乙肝有免疫力了,如果表面抗体是阳性的,说明对乙肝有免疫力,一旦有暴露的机会,也感染不了乙肝病毒。
语音时长 01:14

2021-07-09

80912次收听

乙肝大三阳能不能转阴
现在因为医学不断的发达,很多乙肝的病人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甚至部分乙肝病人实现了乙肝的临床治愈,实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其实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乙肝病人,都是有希望可以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有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治疗手段,比如有很多免疫相关的治疗或者是抗病毒的治疗,甚至中医中药的治疗,可以实现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所以有了乙肝,即便是乙肝大三阳,也不用特别的悲观。根据情况,建议可以到医院去看一下,根据病毒复制的情况、乙肝表面抗原的载量、肝脏病变的情况,如果及时的治疗,是可以实现阴转的。
语音时长 01:00

2021-06-25

71538次收听

01:40
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还会再次感染吗
如果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机体已经把病毒清除,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水平,检测乙肝的血清标记物,呈现是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阳性,有可能还会有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这个就代表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病毒已经清除,这种情况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因为机体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并且产生乙肝的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一旦有乙肝病毒的入侵,会中和病毒的颗粒,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
01:53
打干扰素能治愈乙肝病毒吗
干扰素和口服的抗病毒药都是常用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但是两类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口服的核苷类药只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对DNA起效比较明显。干扰素不仅对DNA起效,对表面抗原也有一定的作用。少数病人经过长期的干扰素的使用,表面抗原有明显的下降甚至转阴,这种情况就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多数病人很难达到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达不到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就不能算彻底治愈。因此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药物能够把乙肝病毒彻底清除。
01:48
怀孕期间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可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表面抗体阴性的人最好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在妊娠期间,不太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必定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最好还是提倡在怀孕之前就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这样在整个妊娠期间就比较放心了。即便是有意外暴露的机会,也不会使孕妇感染乙肝病毒,这样在整个妊娠期间就比较安全,不用担心感染乙肝病毒。所以,建议育龄期妇女,最好在怀孕之前接种乙肝疫苗,一旦发现已经怀孕了就暂时不要再接种了。
乙型肝炎的隔离期和观察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来说,最好应隔离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转阴.急性乙型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45天.
急性乙肝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急性乙肝主要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的,它的病程一般不超过六个月,需要指出的是,急性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人类的危害是很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的预防急性乙肝的传播,急性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这肯定是好多乙肝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做详细的讲解。
乙肝疫苗接种后长期有效吗
乙肝疫苗通常指乙型肝炎疫苗,其是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之一,但并非长期有效,一般可以持续3-5年左右。具体分析如下: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较差,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乙肝,主要指的是儿童、老年人以及自身免疫缺陷者。同时,经常接触乙肝病人者也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从而有效降低患上乙肝的可能性。而且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有效增强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
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是什么原因
患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的时候,乙肝表面抗体出现了弱阳性的情况,意味着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疫苗已经开始失效了,这个时候,患者需要接受乙肝疫苗的接种来保护自己。事实上,乙肝疫苗的有效期只有10年左右。
乙肝大三阳是什么
乙肝大三阳指的是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三项阳性。乙肝有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分别是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俗称的叫两对半,也就是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所以俗称叫两对半,也叫乙肝五项。大三阳实际上在一部分人群当中,往往代表了一种免疫耐受的状态,如在青少年当中没有出现免疫清除的人群当中,经常表现的是大三阳,病毒载量很高,但是化验的生化指标,转氨酶水平都是在正常范围,这种并不代表疾病很严重,是一个轻微的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指的是把e抗原换成e抗体的阳性,经常患者出现小三阳的化验阳性,但是做DNA检测的时候,发现DNA水平很高,这种情况下治疗其实并不比大三阳治疗更容易,往往还会需要更长的一个治疗时间。所以大三阳不代表疾病严重,小三阳不代表疾病轻微。要根据DNA的水平,结合乙肝两对半的结果,还要结合肝功能化验,来综合地判断大三阳小三阳处于什么样的疾病状态。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09

60955次收听

02:42
什么是乙肝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三项阳性。大三阳代表了一种免疫耐受状态,比如在青少年没有出现免疫清除的人群当中,经常表现的是大三阳,他的病毒载量很高,但化验他的生化指标,转氨酶水平都是在正常范围,这并不代表他的疾病很严重,他是轻微的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未必比他要好,小三阳指把e抗原换成e抗体阳性,经常患者出现小三阳化验阳性,但是检测时发现DNA水平很高,这种情况下治疗其实并不比大三阳更容易,往往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所以大三阳不代表疾病严重,小三阳不代表疾病轻微。
02:47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乙肝大三阳能否治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大三阳处于疾病活动状态,包括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做腹部彩超,发现患者有脾脏增大等慢性化改变时,这种大三阳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研究发现,大三阳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尤其是使用核苷类或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患者,DNA阴转率可以达到70%,但是e抗原血清转换有效率大概只有30%。所以会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化验指标反应,来决定在后期是否进行干扰素联合或者是换药治疗,这样对于表面抗原的下降会有进一步提升作用。
乙肝五项都是什么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5、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语音时长 02:33

2020-02-13

51265次收听

乙肝查那几项
乙肝两对半又称为乙肝五项,用来判断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感染程度的实验学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部分。乙肝表面抗原本身不具备传染性的乙肝病毒外壳物质,化验阳性时提示含有完整病毒颗粒,慢性乙肝患者常出现持续阳性;乙肝表面抗体存在提示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力,为人体保护性抗体,注射乙肝疫苗目的是上升此抗体浓度;乙肝e抗原为在乙肝病毒内部产生的抗原,阳性时提示病毒有活动,也是有传染性指标;乙肝e抗体是针对e抗原产生的蛋白质,阳性时常提示处于感染后恢复阶段;乙肝核心抗体一般在表面抗原出现后3到5周出现,是较乙肝症状出现还早的实验检查。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13

5035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