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郁证中医辨证

发布时间:2019-07-1758196次浏览

在古时候,就有不少的古人对郁证进行研究,其中对郁证的辨证主要从病机和病症来进行论断。患者出现郁证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身体当中的气血瘀滞,情志所伤。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服用汤药来进行治疗。

人体当中的气血不通,经脉堵塞,则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患者出现郁证的情况,是指代身体当中的气、血以及津液等生命物质在身体当中运行不通畅,甚至会在体内进行停留并且形成邪气的疾病。那么郁证中医辨证的说法是什么呢?
  一、郁证中医辨证说法
  郁证在中医当中的郁证说法主要是通过病机和病症来论证。郁主要是说病机,表示在疾病过程当中人体当中的气血以及肺腑功能不通畅而造成的一种病理状态。例如身体当中的气血冲和,但却受到了郁证影响,则会产生疾病。而病症则表示因为心情神志而导致的气体瘀滞。在临床当中主要表现为心情的忧郁和闷闷不乐。如今很多人都是处于气体瘀滞的状态,因为现代的生活压力以及精神压力增大,所以很多上班一族普遍出现情志疾病。
  二、郁证辩证理论
  1、病因病机
  出现郁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情志内伤、正气虚弱等原因。当人体当中的七情变动,则容易先从脏腑郁发出来,然后再表现在肢体当中,容易出现内伤。情志所伤是导致郁证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机体当中的气血瘀滞,也会造成郁证。
  2、治疗方法
  对郁证进行治疗,主要是采用开郁的方法。对郁证这一种疾病,需要集中对脾胃进行调理,使得脾胃之气得到缓解,才能够更好地治疗这一类疾病。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心情的愉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疾病的治疗。治疗郁证,也可以服用汤药。例如方归脾汤,其中含有白术、龙眼肉、人参等药材,能够治疗因为思虑过度而造成的健忘。劳伤心脾等疾病。同时也可以对肝脏起到滋补作用,达到补脾养心的作用。

相关推荐

从中医学的角度用经方加减来解决郁证
更年期妇女因和女儿吵架后出现咽中梗死感,好像有东西堵着,精神抑郁,心情不畅、纳食不香。通过望闻问切,辨证为痰气郁结,于是开了28剂中药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配上中医特色疗法:毫针针刺、耳针法、穴位注射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最终妇女的精神状态好转,心情舒畅。
03:10
生气对女人的危害
肝脏的功能下降出现肝气郁结,情绪上闷闷不乐以外,还会出现肝脾不和、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胃疼、肚子疼、肝胃不和,气机瘀滞、胃气瘀滞、胃气不下降,就会出现食欲不好、胃疼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脑血管的问题,比如暴怒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血管的剧烈收缩,四肢发抖、血压骤然升高,会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女同志对情绪比较敏感,除了上面所说的对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影响以外,还有就是月经、生殖系统的影响,长期生气就会造成月经的功能紊乱,甚至会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
情绪不好可能会得各种各样的病
中医历来特别强调情绪不好可以导致疾病,中医里面有句俗话叫“百病皆生于郁”,就是说情绪调节不好,长期郁闷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情绪不好,不仅可以造成心理疾患,时间长了,从中医角度讲,还可以引起上火(俗称肝火旺)、脾胃疾患、淤血、痰湿、气机不利还可以变证百出,什么奇怪的杂病都可以发生,如阳痿、妇女不孕、某一局部怕冷、局部出汗等等。
情绪、心理、压力可以导致哪些疾病的产生
七情调节不好是特别容易损害身心健康的。《黄帝内经》说“主明则下安”,意思是说心就是一家之主,是身体的司令部,是家长,一个人如果情绪好,心理调节得好,其他脏器就运转正常,身体不容易得病。反过来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理情绪出了问题,十二个脏腑腑(这里的十二官是指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就都危险了,说不定哪里就出现问题了。
何种情志要人“小命”
中医认为情志也能致病,并且把情志细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每一种情志过激都会给人带来疾病,怒火是最容易造成性命之忧的。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
肝郁气滞严重了会怎样
肝郁气滞是中医辩证的一种,中医认为,肝为大将之官,急而志怒,就是说,肝脏尤如将军一样,性情刚烈、急躁,怕激、怕怒,故有暴怒伤肝之说,那么肝郁气滞严重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