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尿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6-1957621次浏览

蛋白尿是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就可以检测出来的一种病症,一般可通过调节饮食、修复肾脏、对症治疗进行治疗。

1、调节饮食:当患有蛋白尿的时候,患者们还需要调节好自己的饮食。这时候要控制脂肪、蛋白质的食用量,不要每天吃得太过于油腻。在烹饪的时候,最好少放点味精、盐这些调味品。这样都可以减轻患者肾脏的负担,起到治疗蛋白尿的效果。另外,患者们还可以多吃点南瓜、土豆、山药等食物。这些食物对于蛋白尿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

2、修复肾脏:当患有蛋白尿的时候,还需要修复肾脏来进行治疗。当患者的肾小球过滤功能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引起蛋白尿。所以就需要修复患者的肾脏来进行蛋白尿的治疗。这时候患者们需要针对自己的肾脏疾病,使用药物来进行肾脏的修复,从而起到治疗蛋白尿的效果。患者们还可以吃一些苓白多菌粉,这种物质可以有效的修复患者肾小球的基底膜,让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提高,达到修复肾脏治疗蛋白尿的效果。

3、对症治疗:当患有蛋白尿的时候,需要对症进行治疗。当患者本身就患有一些疾病的时候,比如高血压高血糖的时候,就容易导致我们的肾脏受到损伤,引起蛋白尿。所以患者们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清楚自己是哪一种疾病导致的,然后对症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起到治疗蛋白尿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们还需要积极的锻炼身体,加快自己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体内的毒素尽快的排出去,从而起到治疗蛋白尿的效果。

相关推荐

蛋白尿2+严重吗
蛋白尿2+多指的是尿蛋白2+,一般通过尿蛋白2+无法判断是否严重,因为尿蛋白2+考虑与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因素,以及肾炎、肾病综合症等因素有关,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建议患者进一步做肾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通常根据尿蛋白2+无法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因为引起尿蛋白2+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在检测前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或进食高蛋白饮食、发烧等,便可导致一过性蛋白尿,通常患者的病情不严重,多在休息、调整不良情绪后自行缓解。同时,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等疾病亦可引起尿蛋白2+,一般患者的病情相对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尿蛋白2+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肾功能、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病情是否严重。建议尿蛋白2+患者无需过度紧张,日常可以学习尿蛋白的相关知识。若确诊疾病引起,则应积极遵医嘱对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34

2022-08-01

18416次收听

小孩尿液有泡沫是否正常
视儿童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孩尿液泡沫增多的原因如下:一、生理因素。如喝水较少或者出汗量较大,尿液会发生浓缩,出现泡沫增多。二、病理因素:1.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尿液泡沫增多。2.尿中糖分增加,尿液会变得很黏,尿液排到容器中会出现较大泡沫。3.泌尿系统的感染,尿中的细菌增加,同时尿中的上皮成分也会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之后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101413次收听

尿蛋白2+的意思
尿蛋白2+,指的是尿液当中的蛋白数量变多了,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表现为尿蛋白是阴性的。如果他化验尿常规里面出现有两个加号,明肾脏可能出现问题了,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就说还得进行进一步判断,是不是肾脏的问题还是是其问题,因为有些情况尿蛋白也会增加,比如像体温升高,这是高烧,还有像那种炎症性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尿蛋白是容易升高的。另外就是有的人剧烈活动以后会出现尿蛋白像过度疲劳,还有像酗酒,就是长期大量的喝酒,女性的特殊的时期等都有可能出现尿蛋白增强,所以这时候要进行分辨,如果说这些上面所说的因素恢复去除以后,恢复了正常的情况,然后复查尿常规当中尿蛋白就自然地变成阴性,没做任何的治疗,那就可以排除这种正常的生理状况所引起来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得考虑是不是肾脏本身是不是出现了异常,或者是身体的其他系统的病变造成肾脏的继发病,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不同的病因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2971次收听

有蛋白尿是肾炎吗
有蛋白尿不一定是肾炎。如果患者尿中发现有蛋白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同时伴有镜下血尿,且尿相差证实是内科血尿,通常会诊断为肾炎;有的患者虽然有大量蛋白尿,但尿中有形成分红细胞不多,血浆白蛋白低,可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相关的问题,如肥胖或高血压,也会导致尿中轻度蛋白增多。
语音时长 01:30

2021-12-30

62903次收听

尿蛋白水肿是不是肾炎
多种原因的肾脏疾病都可以出现蛋白尿、水肿,肾炎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肾病综合征,其比方说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也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一般来说,有蛋白尿有浮肿,血浆白蛋白不低于30克每升或者是伴有尿中红细胞增多,多半是肾炎。如果蛋白尿比较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就是肾病综合征。因此当出现蛋白尿、水肿的时候,要进一步的去询问病情,有没有糖尿病的病史,有没有狼疮的病史,同时要进一步的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监测以及肾功能血脂的检测。
语音时长 01:09

2021-12-30

81497次收听

02:09
有蛋白尿一定是肾炎吗
有蛋白尿不一定是肾炎。如果患者尿中发现有蛋白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同时伴有镜下血尿,且尿相差证实是内科血尿,通常会诊断为肾炎;有的患者虽然有大量蛋白尿,但尿中有形成分红细胞不多,血浆白蛋白低,可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相关的问题,如肥胖或高血压,也会导致尿中轻度蛋白增多。
02:02
尿蛋白两个加严重吗
出现尿蛋白两个加号时,第一个要关注除了蛋白尿以外,尿里面是不是同时合并有红细胞的增多。第二个要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第三个需要做血生化的检测,看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有没有下降,同时要注意关注肾功能的情况以及血脂的情况。如果尿蛋白定性两个加号,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是正常的,肾功能正常,那么病情一般不会太重。如果蛋白定量比较多,甚至出现血浆白蛋白的下降,或者是伴有肾功能的异常,这时病情就比较重了。总体来说,蛋白定性两个加号,一定要看看蛋白定量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去做肾穿刺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
02:01
尿蛋白阳性是严重吗
尿蛋白阳性严不严重取决于蛋白尿排泄的量。尿蛋白阳性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出现了加号。总体来说,当发现尿蛋白阳性的时候,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比方尿微量白蛋白或者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明显的增多,或者是做22单的定量明显的增高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去做血生化的检查,包括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以及血脂的检查。尿蛋白阳性最常见的情况,比方说各种肾炎,特别是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的时候,可能是肾病综合征。另外很多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也可见到蛋白尿阳性。
02:18
验尿一定要晨尿吗
验尿最好询问医生用什么时候的尿最好。因为用什么时候的尿是基于做尿化验不同的目的。比如晨尿,早晨起来的尿是最好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晚上的尿液都存在膀胱里面,这时候整个尿液产生的很多沉淀物质比较全。但是上皮脱落下来的很多细胞时间长以后,会在尿液里全都分解,这时候检测可能就会不准确。如果是检查尿路感染,可能用白天的即时尿是最好的。因为这时候尿路上皮分泌的这些红细胞、白细胞刚进入尿液,形状、形态是最原始的,这时做化验可能比较准确。所以不同的时间的尿代表不同的特点,建议想化验什么东西,问医生用什么样的尿最好。
蛋白尿治疗方法有哪些
蛋白尿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蛋白尿是一种慢性病,它与肾脏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但也是可以是功能性的,它主要的症状就是尿液里有泡沫、身上水肿、血压高、多尿、血尿等。患者本身得蛋白尿的症状不同,再加上病人本身身体本质的不同,所以医生会根据蛋白尿患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01:27
出现蛋白尿怎么办
患者出现蛋白尿以后,首先应该查24小时蛋白定量。因为尿常规里的蛋白是定性实验,是随机的尿常规。因为蛋白尿出现原因比较复杂,一定要根据蛋白定量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和诊断。蛋白尿患者做定量分析,确诊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排出的含量,再根据蛋白含量决定下一步治疗和诊断。比如患者蛋白尿一克以下,考虑可能就是肾病比较轻,临床上以保养为主;如果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大于一克,患者可能需要做肾穿。
尿液有泡沫是什么原因
我们在生活中,尿液的颜色、味道都可以用于,初步判定我们身体的健康情况。如果尿液有泡沫,可能是由于一些肾脏疾病、细菌滋生、停止性生活过长,或者是生理现象导致的。其中疾病因素引起的症状,会伴有身体不适感,我们可随时观察自身反应。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当大家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之后,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才能够快速康复,而现如今有不少人都会选择药物治疗法,目前市面上治疗尿蛋白高的药物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免疫抑制剂,激素药物以及利尿药物,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类药物相对而言会给大家的身体带来较多的副作用,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谨慎,小心不要自我决定,另外现如今免疫抑制剂有很多种类型,大家也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尿泡沫多的原因
排尿时尿液泡沫过多,有可能是尿道炎导致的,此外,糖尿病、肾癌这些疾病,也都可以导致尿泡沫多的现象。具体内容如下: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
尿蛋白弱阳性并非属于非常严重的疾病,它只是身体异常的一项指标数据。长期出现尿蛋白异常可考虑二类病因,第一类原因可考虑自身是否存在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缺陷的可能性,比如患有急慢性肾炎、肾病、肾毒等症状;其次验证自身是否患有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疾病导致。治疗这类疾病首先需要找到正确的病因,对症治疗才可完全康复。